互联网|风波不断,得物“毒”难解




互联网|风波不断,得物“毒”难解
本文插图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得物APP宣布将在上海建设全球供应链中心 。 得物APP此前的名字是“毒”APP , 是集正品运动潮流装备交易、球鞋潮牌鉴别、互动图片社区于一体的综合移动互联网平台 , 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
2020年初 , “毒”APP进行品牌升级改名为得物APP , 但是半年过去了 , 得物APP并未真正实现品牌升级 , 反而接二连三陷入“售假”风波 , 频繁被消费者投诉存在涉嫌假冒伪劣、鉴定不专业等问题 。 电商多头格局态势下 , 不少垂直类电商平台异军突起 , 但个别购物APP平台公然出现的霸王条款、“奇葩”规则值得警惕 。
品牌升级效果未达到正品鉴定能力被质疑
“中年人炒股 , 年轻人炒鞋”这句话背后揭示了一个新潮流 。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全球及中国球鞋二级市场现状剖析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全球球鞋市场自2010年开始便呈现出稳步扩张的趋势 , 预计到2019年底 , 其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684.7亿美元 , 在球鞋销售方面 , 2019年全球球鞋的总销量达11.898亿双 , 相比起2010年的6.135亿双 , 增幅达到了可怕的9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指出 , 近年来 ,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消费升级的趋势愈发凸显 , 前两年 , 全民健身潮在国内兴起 , 年轻人不仅更加在乎身材的管理 , 也更加在乎日常的穿搭 , 在此背景下 , 球鞋经济应运而生 , 并产生了巨量市场 。
主打球鞋鉴定服务的得物APP(原名为“毒”APP)也因此在年轻人群体中红极一时 。 官网资料显示 , 得物APP由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 , 是集正品运动潮流装备交易、球鞋潮牌鉴别、互动图片社区于一体的综合移动互联网平台 , 并推出“先鉴别 , 再发货”的购物流程 , 号称在假货问题上 , 率先开创了多重鉴别模式 , 成功解决了这一困扰 。
2020年初 , “毒”APP进行品牌升级 , 更名为“得物”APP , 对于改名原因 , 得物官方表示 , 在用户意向调查中 , 很多新用户对于“毒”没有清晰的认知 , 更名后的品牌名称简洁且具有清晰的品牌指向性 。
此次品牌升级 , 得物APP形成了“潮流电商+潮流社区”等功能定位 , 并且不断强化“潮流正品网购平台”的形象 。 但从目前来看 , 得物APP并未真正实现品牌升级 , 反而接二连三陷入“售假风波” , 频繁被消费者投诉存在涉嫌假冒伪劣、鉴定不专业等问题 。
截至7月15日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得物APP的相关内容达33085条 , 涉及“商品质量差”“售后服务差”“假货”“鉴定服务不靠谱”“退货难”等情况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 《报告》中提到得物在“618”期间的被投诉情况 , 涉及退货被索“鉴别费”、质量瑕疵等 。 《报告》显示 , 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监测期内 , 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8735条 , 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 。
在得物APP上 , 质疑其“多重鉴定”不靠谱的买家不在少数 。 有匿名网友投诉称 , 自己于6月17日在得物APP上购买了一款Burberry的相机包 , 收货后开箱查看 , 发现不少瑕疵 , 和正品存在较大的差距 。 6月21日 , 该网友通过“优奢易拍”做了专业鉴定 , 被认定为假货 。
而部分卖家对于得物APP的鉴定服务也怨声载道 。 在黑猫平台上 , 有消费者质疑得物的多重鉴定和“鉴定国家队”为虚假宣传 , 其5月17号出售的supreme king of new york黑色衣服鉴定通过 , 但6月7日同一品牌的同款衣服就无法鉴定通过 , 客服只会固定话术 , 检测不出来就把原因推到衣服没有吊牌、没有原包装袋上 , 由此质疑得物鉴定师的能力水平 , 并且在平台标榜“鉴定国家队” 。分页标题
采访人员在平台上看到 , 得物APP目前的鉴定服务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 一部分是平台签约了第三方鉴别服务商中数百万业内顶尖、有多年经验的潮流商品鉴别师 , 打造以潮流商品研究为核心的“鉴别实验室” , 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对比、档案建立、样本拆解和仪器检测等保证鉴别的准确性;另一部分是牵手“鉴定国家队” , 和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 在球鞋潮品鉴别领域展开长期多形式的合作 。
潮品交易投诉不断社区内容“跑偏”引争议
除了“售假”的质疑外 , 鉴定费也是得物被消费者吐槽的地方 。 采访人员发现 , 在得物上交易收取的费用明细包括技术服务费 , 占商品价格的5.0%;转账手续费 , 占商品价格的1.0%;还包括查验费10元、鉴别费18元、包装服务费10元 , 一件939元的衣服平台收取的费用将近95元 。
中消协在《报告》中还强调了尺码不对、退货被索“鉴定费”的消费案例:6月19日 , 网友@徐同学max说:“(得物APP)购买页面上没有任何提示说鞋子会比常规鞋码小 , 建议买大一号的文字信息 。 但后来发现尺码不合适 , 跟客服协商 , 却一直需要排队 , 好不容易沟通上 , 对方却要求必须赔偿平台89元所谓鞋子鉴定费 , 而且还需要自行承担运费 。
得物APP方面回应中消协称 , 该平台鉴定只做正品 , 创立的“先鉴别 , 后发货”交易模式是与其他电商平台最显著的差异 , 并且强调“从我们平台发出的每一件商品 , 都会经过多次复核查验 , 包括货品真假、瑕疵分级 , 再将货品快递给买家 , 买卖双方完成交易 。 如果鉴别为非正品 , 订单不会成交 , 商品将退回给卖家” 。
对于案例所涉及的“鉴定费” , 得物APP回应称 , 其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提供的“每件商品查验鉴别”等品控服务 , 为用户降低了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故平台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成本费用 。
不仅是潮品交易投诉不断 , 其社区定位也因内容逐渐“跑偏”引发争议 。 品牌升级之后 , 得物APP企图突破潮鞋鉴定平台的定位 , 打造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的社区 。 采访人员使用得物APP时发现 , 在APP页底部 , 第一个明显的标签为“得物” , 即社区交流板块的入口 , 使用前需要勾选兴趣标签 , 然后进入社区板块 。 社区主要是穿搭分享 , 但也出现很多与潮品无关的内容 , 比如“长腿美女”、身材火爆的自拍等 , 而且评论中也存在低俗调侃 。
垂直电商崛起品控应有更科学管理
随着在线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 市场对生活消费品的质量检测与真假鉴别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 数据表明 , 预计到2021年 , 全球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 而这其中服饰鞋帽类的检测占比达到了54% 。
得物的野心也不止于潮品鉴定平台和潮流网购社区 。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得物宣布将在上海建设全球供应链中心 , 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得物APP在潮品鉴别查验领域的多年沉淀 , 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人工智能鉴别场景 。 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 , 得物APP计划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 通过人工智能检测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效率 , 借助智能化延伸第三方检测的价值链条 , 为相关行业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 促进行业的变革和崛起 。
盘和林表示 , 潮流电商平台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平台鉴别球鞋真伪的服务 , 解决了消费者的隐忧 , 另一方面垂直电商能够为供应商提供更为完善的网络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 , 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 尤其是对于中小卖家、个人卖家而言 , 能够以更低成本去库存 。 而在垂直电商的经营活动中 , 供应商对产品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 这种无形约束的存在使垂直电商在品控方面应有更加科学的管理 。
此外 , 中消协也在《报告》中提醒道 , 电商多头格局态势下 , 个别购物APP平台公然出现的霸王条款、“奇葩”规则值得警惕 。 无论是巨头平台还是网售新军都必须在法制与规则的边界内“跳舞” , 诸如“退鞋要交鉴定费”之类的奇葩规则、霸王条款 , 流露出的是对法律与规则的无视与无知 。 而“新进”主体的这种懵懂无知 , 是个案还是普遍行为 , 应该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和警惕 。分页标题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彭颖
【互联网|风波不断,得物“毒”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