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当扫码点餐不再成为“必选项”:重看互联网创新下的理性航向

编辑导语:如今,扫码点餐非常常见,成为大多数餐饮店的一种点餐方式,但是这个方式有很多不便之处,让人感到十分困扰。这篇文章作者分析了一下扫码点餐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取消扫码点餐后带来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当扫码点餐不再成为“必选项”:重看互联网创新下的理性航向
文章插图
打开微信关注公众号点餐,似乎成为了当前很多餐饮门店的一个点餐方式,相信不少网友都碰到过这种情况。
只是这种方式或许要开始逐渐划上句号了。
12月18日,据“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
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也是针对这项问题频频发声。从3月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上海消保委及深圳市消费委员会纷纷出台相应的声明。如今,腾讯官方的出手,似乎也在预示着,这类让网友及消费者愤愤不平的现象或许将要终结。
一、扫码强制订阅已成“必选项”?目前,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像我们熟知地在一些大型广场以及购物中心中,餐饮商家均会配备扫码点餐这项服务。接触场景频次比较高的便是点奶茶,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新茶饮品牌,除了配备点餐员外,也具备扫码点餐这项服务,在人流量高峰期,扫码点餐似乎就成为比人工点餐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从这些商家的扫码点餐的形式来看,大致分为3种,分别是扫码直接点餐、扫码跳转微信小程序点餐和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与前两种扫码点餐方式不同的是,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的方式增加了关注公众号并登录的环节,一般需要消费者输入手机号或是公众号后台自动识别微信扫码手机号后,才能完成登录。
让消费者排斥的一点在于,关注公众号点餐模式,需要消费者授权包括手机号、年龄、姓名等个人信息,引导消费者在页面中默认勾选用户协议,若不勾选,消费者则无法进入点餐的操作页面。
同时,关注公众号的操作也让消费者增加了自己接收到“垃圾信息”的概率,如果自己不主动取关,或是在公众号主动取消“接受文章推送”选项,那么日后,商家就会持续推送文章或通知,让消费者感觉到十分烦恼。
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似乎成为“必选项”,如果消费者常去的餐厅或是奶茶店采用了扫码强制关注公众号点餐模式,消费者取关只能换取片刻安静,以后再去还需要重新来一遍扫码、再关注、登录的流程。
另外,有些商家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或是物力成本,不提供人工点餐、纸质菜单,只提供扫码点餐,这对于一些特殊残障人士以及老人来说,十分不友好,增加了这些用户的就餐难度和成本。消费者若想在这家餐厅吃饭,只能扫码点餐或是关注公众号点餐,此时为了避免尴尬的现象出现,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被动接受。
身边类似餐饮行业强制关注公众号才能使用的服务还有很多,包括KTV里的手机在线点歌、药店门口的体重秤,停车场支付停车费等,甚至街边扫码关注公众号领取口罩、娃娃、日常用品皆是如此,当然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引流。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现在身边这种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已经有向其他领域延伸的趋势。比如说在通信营业厅办业务,想要排队取号就需要下载APP才能享受这项服务,强制关注公众号向强制下载APP蔓延,对于商家及平台来说,APP的用户价值要远比公众号价值来的更高。

微信|当扫码点餐不再成为“必选项”:重看互联网创新下的理性航向
文章插图
(图源:微博)
网上关于这种强制关注公众号的乱象讨论早有耳闻,只不过是受制于微信扫码点餐的使用频次较高,网友及消费者对之的愤恨、不平呼声较高。但真正操作这种“必选项”催熟的背后,却是商家和微信的利益收割。
二、强制订阅,微信与商家的利益交换之所以会导致这种“强制订阅”的乱象屡禁不止甚至有蔓延之势的背后,实际上是商家与微信达成一定的利益共识,或者是商家与微信二者各自牺牲自身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来换取对方所拥有的利益。
商家明显的就是广告推广费,而微信则是自有的私域属性,以及长期形成的粘性流量。“强订阅制”让微信公众号具有很强地天然私域属性,这也就成为商家们培育私域流量的主要舞台。
锋科技的一篇文章就提到,“Tech星球关于流量价值的报道中就写道,业内流传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平台粉丝价值排序为,微信公众号>小红书>B站>抖音>快手>知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