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Andre Cronje主导批量「合并」DeFi项目,是好事情吗?

本文综合整理自 rekt与网络虽然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场上的玩家可以改变游戏的玩法。
最近几天,yearn.finance 创始人 Andre Cronje(AC) 开启了一系列收购、合并的举措。先是Pickle、CREAM,然后是COVER和Akropolis,再然后是SushiSwap,而且,还没有证据可以判断,这种举动有停止的迹象。
合并|Andre Cronje主导批量「合并」DeFi项目,是好事情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Coin98 AnalyticsAC 是想要建立一个 DeFi「帝国」吗?
无论是哪一个项目,在宣布与 YFI 达成密切的合作之后,代币价格无一例外地短时迎来了少则 20%、多则 80% 的涨幅,但很显然,除了这种表面的「光鲜亮丽」,加密从业者还没对这种行为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合并确实有利于避免重复的工作负载,但在一个追求权力下放的行业中,这种大举合并或收购的举动似乎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举动,尤其是当整个行业还很幼小的时候。
AC 这一举动有没有「合法性」?
要知道,当 YFI 代币被引入时,治理代币 YFI 的作用包括履行管理维护者的「机制控制、费用配置以及修改规则参数等等」。
11 月 30 日,AC 发表了一篇名为《加密领域中的合并、收购、合伙和合作的术语(Merger, Acquisition, Partnership, & Collaboration nomenclature in the decentralized space)》的文章,他提出,治理代币的持有者角色类似于以太坊的矿工——由他们决定协议是否升级。
但问题是,近期频繁发生的几次合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举措对 YFI 协议有哪些根本性的改变,而代币持有者们,也没有对这些合并或收购举措进行发声。
更直接的说:严格来说,AC 本身已经离开 YFI 了,已经归还社区,但 YFI 代币持有者对这一系列对生态有影响的行为,似乎还是没有决定权。
The Block 的研究总监一语道破天机:只要价格上涨,谁还在意?
合并|Andre Cronje主导批量「合并」DeFi项目,是好事情吗?
文章插图
我们能理解,Pickle、CREAM、COVER、Akropolis 和 SushiSwap 团队之所以同意与 YFI 合并的原因。
相对于其他领域,如今进入 DeFi 领域的新玩家后来居上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能持续地推出新概念或新玩法,投资者很容易就「见异思迁」。
换句话说,现在 DeFi 项目还很依赖短时热度,纵观整个市场,很难找到一个能跟 AC 相媲美的 KOL,不管刻意还是无意,「AC 效应」已经形成,而加入 YFI 生态,短期来看至少能沾光 AC(这点在币价上已有直接表现),而长期来看,这种聚合能带来多大程度的叠加效应,仍未可知。有意思的是,律动也发现,在一些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兼并收购事件整体其实是对股票价格有负向的推动作用:「兼并收购类事件发生前的第 6 个交易日到公告日后的第 14 个交易日的 21 天内,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都为负。此外,资产标的或股权标的兼并收购事件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点跟 DeFi 领域差别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任何一个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构建产品的团队,都会把产品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而对单一项目的利好,是否会和整个行业的利益相冲突?
Yearn 的出现,导致了很多分叉项目,但后者出现了问题被 Yearn 合并、收购,Yearn 本身在壮大,相信在项目创立之初,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去中心化金融原本是倡导权力下放的,但这种合并收购行为看起来似乎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走,而且社区似乎也没有引起重视。
之前,AC 效应还局限于新项目和 YFI,但这样的「批量」合并完成后,他个人对行业的影响会不会被极致放大?目前来看,这种合并更多只是生态的链接,暂时还无需过度紧张。但极端来看,如果收购合并继续,会不会导致 DeFi 垄断?
从最近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来看,不同开发团队成员已经开始协作,这种做法会不会流行开来、成为主流仍然有待观察。
合并|Andre Cronje主导批量「合并」DeFi项目,是好事情吗?】参考文章:《DECENTRALISED MONOP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