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德“好的出租”计划能否让出租车行业脱胎换骨?


行业|高德“好的出租”计划能否让出租车行业脱胎换骨?
文章插图
作者 | 俊天明
出品 | 子弹财经
出租车的第二次数字化升级已经拉开了序幕,这可能是对这个传统行业更为彻底的一次改造。
11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巡网融合发展推进论坛上,作为承办方的高德打车宣布启动名为“好的出租”的计划,希望能够助力巡游出租车实现数字化升级,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100万辆出租车的巡网融合改造。
我之所以称这是出租车的第二次数字化升级,原因在于出租车可能是中国交通体系最早进行数字化变革的运力工具之一。
2011年开始,以摇摇招车、易达打车为代表的出租车线上叫车软件开始出现。在移动网络提速、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大背景下,这些以解决“打车不便利”为出发点的软件开始受到追捧。之后资本入局,创业项目井喷,大量的补贴让出租车行业进入了一段数字化的虚假繁荣时期。
但那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造,是一场兴于资本也亡于资本的改造。2014年Uber入华,带来了私家车做运营的网约车概念,以出租车起家的打车软件纷纷开始转身,投入到更有商业前景的网约车赛道,曾经的宠儿出租车变成了弃儿。
而如今,终于又有企业开始关注出租车这一行业,开始关注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在高德入局之后,第二次变革的时机来了。
1、高德如何用“好的出租”彻底改造出租车行业出租车行业确实遇到了麻烦。
从交通部发布的《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透露的数据来看,出租车的客运量规模自2014年达到巅峰之后,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而与此相对应的,出租车车辆和司机规模一直都比较稳定。僧多粥少的局面越发严重。
消费者选择意愿降低,是出租车行业走下坡路的外在表现,背后的根结则是出租车司机对数字化升级的抗拒。
在最近的6年时间,出租车行业受到网约车的冲击很大。而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对自营运力流量的倾斜,使得出租车从业者对线上的订单开始抗拒,出租车的数字化程度在近几年甚至在降低。网约车平台势大,双方对立愈发严重,出租车群体愈发抗拒线上平台,反而使得双方的力量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已经成为恶性循环。
数字化程度下降给出租行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从服务角度上来说,网约车作为一个参考系,使得出租车服务良莠不齐的状况越发凸显,遭到诸多用户诟病。与完全数字化的网约车相比,出租车的用户评价体系也非常滞后,提供好服务的司机不一定有好收入,这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果。
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低下的数字化程度使得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大,靠政府补贴勉强维持运营成为常态。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没有可靠的工具来管理出租车,导致一些区域出租车乱收费、宰客现象出现,成为了影响地方口碑的一大顽疾。
高德想通过“好的出租”计划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刀就切在出租车司机对线上平台的抗拒上。让出租车行业更彻底的实现数字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在出租车身上不赚钱,自营运力作为亲儿子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流量支持。这种既做运动员(组织运力),又做裁判员(负责分配订单)的行为,让网约车平台很难做到公平。
高德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两个“不做”,和一个“做”。第一个“不做”是自身不做“运动员”,坚持聚合平台的定位,不下场经营网约车运力,从根本上解决掉“不公平”的立场问题;第二个“不做”是出租车不做网约车的“替补”,给出租车司机承诺,平台以统一的标准、给平台上的运力同等派单机会;一个“做”是做好服务者,通过推出的司机服务地图,给司机提供如厕指引,交接班顺路订单以及用餐地图等服务。
归根结底,出租车司机并不是冥顽不灵的保守派,他们抗拒的不是“数字化”,毕竟线上系统的红利他们也体验过。他们真正抗拒的是网约车平台“不公平”的规则、“过河拆桥”的做派以及没有人情味的运营手段。
高德的立场,给了他们一个重新拥抱数字化的机会。按高德给出的数据来看,他们计划一年内完成100万辆出租车巡网融合改造,帮助300家出租车企业数字化升级,帮助驾驶员收入增长30%,让出租车空驶率降低20%。而目前,他们已经在深圳、北京、天津及惠州等地推出了“深圳出租”“金银建出行”“天津出租”等服务,完成巡游出租车升级改造的数量位居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