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保留“附近订单”,可选头像性别,嘀嗒等顺风车平台隐患仍存

近年来,一站式出行平台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用户入驻使用。为进一步优化司机与乘客的使用体验,各大出行平台推出了众多针对不同用车、接客需求的新业务、新功能,例如拼车服务、特惠快车等。毋庸置疑的是,出行平台功能的日益丰富与完善,正逐渐影响着越来越多用户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出行服务持续渗透背后,新业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社会的多方关注。为保护市民出行用车安全,维护社会发展秩序,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严格规范了新型用车业务市场环境。各大出行平台也积极响应政策,对自身业务安全问题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在政府部门与平台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约车、顺风车等新型用车业务环境改善效果显著,市民出行用车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虽然用车安全隐患已明显减少,但对于不属于网约车服务,车辆性质要求相对较为宽松的顺风车,部分平台的该项业务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细节问题。
保留|保留“附近订单”,可选头像性别,嘀嗒等顺风车平台隐患仍存
文章插图
嘀嗒车主端未发布行程前即可看到“附近订单”功能
“顺风车”“网约车”要分清顺风车一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然而迄今为止,仍有不少人会将其与网约车搞混。实际上,两者差别甚远。
顺风车本身并不属于经营性质。据交通运输部官方解释,顺风车也称私人小客车合乘,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并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其重点在于目的为分摊出行成本,而非像网约车一般属于经营性客运服务。
当然,审核条件宽松不意味着没有限制。交通运输部明确表示,私人小客车合乘,即顺风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二是有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三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然而,经本刊实际调查发现,部分出行平台却推出了“附近订单”功能,车主在未发布自身行程的情况下,便可看到并接取不同行程需求的顺风车订单,这与交通运输部提出的要求明显相悖。例如,在对外宣称自身顺风车业务占国内市场近七成的头部出行平台——嘀嗒上,便存在“附近订单”功能。
“嘀嗒出行”部分功能违背要求打开“嘀嗒出行”App,再切换到“车主-顺风出行”界面。我们看到,“附近订单”与“城际订单”两块功能模组赫然排布在屏幕下端。霍营、西三旗、廊坊、保定……一组组通往不同城区甚至不同城市的合乘需求,被分门别类、整齐明了地排列在顺风车主接单界面上。同时,不同目的地旁边还标有具体订单量,直观地显示了不同目的地、不同路线上乘客的需求总量。点击板块右上角的“更多”选项后,还能清晰地看到每份订单的具体信息,包括详细地址、出发时间及订单价格等。提供合乘服务的车主可以有目的地、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接取的合乘需求订单。而这一切,都是在车主未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的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刊电话联系了“嘀嗒出行”官方客服进行求证答疑。在向其询问该平台是否存在司机不需要先发布行程就能看到附近订单并接单的现象时,客服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而当采访人员表示了对于“附近订单”的担心,并进一步追问该功能是否与交通运输部要求相悖后,客服却表示需要向上级询问,让采访人员不要挂机稍作等候。几分钟过后,客服重新接听电话并明确表示:“我们平台该功能并未违反规定,司机自主选择订单为合规现象。”
事实上,并非只有“嘀嗒出行”一家存在“附近订单”功能,同样处于业内领先地位的“哈啰出行”,其App也保有这一功能。“附近订单”功能的出现,意味着更加活跃的平台订单,同时也意味着部分以经营为目的司机可以排除对于城市熟悉程度的干扰,更为直观地查找并选择路程更远、乘车需求更多的路线“接活”,客观上来讲,此举也给“黑车”提供了可乘之机。或许在同一平台上,顺风车合乘次数存在限制,但当今市场中,各类出行平台、顺风车程序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其合乘次数叠加起来也依然不可小觑。正如交通运输部之规定,顺风车功能本意是为了共同分担出行成本而推出的,然而,当顺风车不再“顺风”,该功能也逐渐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