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他,凭什么超越郭台铭?


超越|他,凭什么超越郭台铭?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华商韬略,作者诸葛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愈专注、愈单纯,就愈有力。”这是被称为“IC设计教父”的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介绍企业经营宗旨时最常用的词。在他的带领下,联发科从被质疑的“山寨手机芯厂”发展成为世界级芯片企业。
2020年7月,联发科创造了2002年以来股价的新高,市值达到1.12万亿新台币,一度超过郭台铭的鸿海(富士康集团),成为中国台湾地区市值仅次于台积电的企业。
他和他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1. 初出茅庐1961年,从台湾大学毕业的蔡明介,成为通用高雄分公司一名测试工程师。在家里人看来,他也算是完成了幼时的梦想。
读小学时,蔡明介在《我的志愿》一文中写到,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在当时他的理解中,工程师可以改变世界。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他的工作是每天盯着示波器检查产品,唯一能用得上的知识还是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蔡明介不禁疑惑:这还是工程师吗?
工作不如意,蔡明介后来选择辞职继续深造,去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电机硕士。
刚拿到硕士学位的蔡明介,刚好赶上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与RCA公司的一个合作项目,要招募芯片工程师。彼时,IC(集成电路)半导体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蔡明介不想错过这样的机遇,于是放弃了读博的计划,应聘成为这个项目的5位IC设计师之一。
项目结束后,蔡明介返台进入工业技术研究院任职,负责开发IC产品。不过,由于经费受限,研究院只能单纯采取的复制策略,外加产品没有销路,蔡明介的IC设计之路并不顺利,这一度让他非常苦恼。
1982年,台湾联合通电公司(简称联电)总经理曹兴诚向他发出芯片设计部门负责人的职位邀请,蔡明介欣然允诺。
彼时,曹兴诚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芯片做出来。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蔡明介决定在从美国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与工研院的合作,与此同时,在联电内部建立研发阵容。在他的领导下,联电逐渐在芯片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2. 被迫创业然而,好景不长。
一开始,联电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是像台积电那样走代工模式,另一方面则加大IC产品的研发,但有客户却质疑在代工厂内设立IC设计部门,有盗用客户设计之嫌。
受此影响,联电为了稳住客户的需求,决定不再进行IC设计,原有的IC设计团队需要逐渐剥离出去,蔡明介就这样被迫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97年,蔡明介领导联电的集成电路设计部门成立了多媒体小组,这就是“联发科技”的前身。团队最初只有20余人,但蔡明介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独立出来创业,收入从哪里来呢?这是摆在蔡明介面前的一道最大的难题。在反复研究之后,蔡明介决定带领联发科切入CD-ROM(只读光盘)芯片市场。
他这么做有两个理由:一是那个时候主板芯片、绘图芯片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二是台湾的IT产业正围绕PC业务展开,处于高速发展期。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公司将CD-ROM芯片从原来的三颗整合成两颗,与此同时,将DVD内分别负责视频和数字解码功能的两颗芯片整合到一颗芯片上。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芯片的倍速可以大幅度提升,第二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得联发科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001年,联发科在DVD芯片市场上已经占据了60%的份额。同年7月,联发科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便涨停。2003年,联发科的收入达到380.64亿元(新台币),正式跻身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
3. 困境中寻出路华强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1995年,深圳国际电子城正式在此开业,随后万商、大百汇等相继开业,得益于紧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华强北逐步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及批发零售中心。
当时甚至有外国创业者说:“在硅谷需要花两个月才能搞定的400个元器件,在华强北一天就能凑齐。”
彼时的蔡明介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日后竟然成为了联发科的福地。
在CD-ROM、DVD芯片市场一路攻城略地的同时,危机也悄然来袭。相关科技产品增长乏力,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蔡明介意识到联发科要继续成长,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他看来,这个新的增长点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市场空间要足够大,二是要有技术门槛作为壁垒,第三点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和联发科原有的方向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