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

孙村煤矿开采历史超过百年 , 近年来 , 矿井以大数据为导航 , 以智能化为驱动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加速数据整合 ,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井下 , 实现了“老字号”矿井的华丽转身 。
“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 。 ”该矿新入矿大学生巴立志到信息队报到时 , 副队长李国鑫的这句话让他颇为吃惊 , 直到李国鑫掏出手机 , 点开“智慧孙煤”APP后 , 巴立志豁然开朗 。 APP里 , 矿井的人员定位、安全监测、工业视频等信息、数据全部浓缩在了手机里 , 井下每个人的行动轨迹、皮带运输情况可实时动态浏览 , “一部手机执掌一个矿井”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
除了大数据“掌间尽享” , 该矿海量数据库的“高阶”应用 , 还体现在智慧矿山“基地”的建设上 。
“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文章插图
【“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按照“一楼调度、二楼集控”布局 , 该矿调度指挥中心集“调度指挥、水文监测、精确定位、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 , 加装人员“厘米级”精准定位系统 , 基于无线WiFi网络安装216台读卡器 , 每个人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大型岗位借助网络云台摄像机实现“一键巡航”;北立井井筒借助“巡检机器人”实现“全天候巡检” , “智慧眼”无处不在 , 千米深井化身“透明矿山”……
“我们在整合各系统200余台工业视频的基础上 , 启用国产万兆工业环网 , 这在全国矿井尚属首次 。 升级后 , 网络延迟时间由原数十毫秒减少到1至2毫秒 。 ”李国鑫介绍 , 井下各类信息毫秒间精准传到地面 , “触角”更灵敏 , “血管”更畅通 , 作为矿井“神经中枢”的调度室运行起来也更有序 。
“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文章插图
大数据不仅要“流得动” , 更要“用得好” 。 在二楼智慧矿山集控中心 , 36块高清显示屏布满整个北墙 , 千米井下各处一览无遗、高清呈现 , 集控台将“煤炭生产系统、安全管控系统、生产辅助系统”三大板块融入自动化综合平台 , 对接安全监测、短信报警、三网合一、智能采、掘控制等22个子系统 , 实现了所有生产数据的上传、监控、远程集中控制 , 消除了以往煤炭生产、管理、控制中的信息“孤岛” 。
“依托大数据云平台 , 资源共享管控一体化 , 数据能够自动分析、诊断、预警及推送 , 让‘人员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 无论是横向沟通还是纵向管理 , 大数据的集成优势让整个矿山更智慧 。 ”该矿总工程师吕长刚说道 。
目前 , 该矿依托以信息搜集、视频监控集中控制为主要功能的大数据云平台 , 已实现通、压、提、运、排等大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 所有的智能工作面、10个运输系统、4个中央泵房、2座压风机站、2台提风机实现地面远程集控 。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 , 该矿防冲办的刘鹏国照例对矿井每个防冲工作面进行CT反演 , 制定分析报告 。 担任防冲专业数据分析师后 , 他就与大数据结下了“不解之缘” 。
“咱的矿山只有手机这么大”文章插图
“智慧孙煤”APP
为有效掌控数据 , 为矿井决策提供参考 , 该矿建立大数据分析制度 , 从全矿择优选聘防冲、技术、通防专业四名数据分析师 , “从‘凭经验’到‘看数据’ , 工作起来更科学 , 超前预判也越来越有底气 。 ”刘鹏国评价自己的新岗位时说 。
“数据驱动 , 人机协同 , 建设智慧化矿山 , 既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 更是提升井下工人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我们按照三个网络、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五个中心的‘3115’规划思路推进智慧矿山建设 , 大力实施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 , 打造复杂矿井智慧矿山新模式 , 目前 , 生产班全面取消了夜班 , 矿井每天入井人员950人左右 , 较去年同期减少130余人 。 ”该矿矿长王维说 。 (侯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