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有没有可能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四 )


其一是年代上的不同,良渚文明形成的时间明显早于陶寺文明,后者在良渚文明的末期阶段才开始出现。
其二是文化特征的不同,举例来说,在经济生活方面,良渚文化稻作农业发达,广泛使用石犁,轮制陶器技术高超,炊器以陶鼎为代表;陶寺文化为粟作农业,使用石斧、石铲,制陶技术包括手制、轮制和模制,炊器以陶鬲为主。从大型建筑的营建技术看,良渚文化莫角山宫殿台基采用沙层与泥层间隔的夯筑方法,夯窝呈现为圜底特征,系使用圆头夯具所致;陶寺宫殿为黄土夯土台基,普遍存在夯土板块,均使用平头夯具。良渚古城用石块铺成宽阔的地基,再在其上面用粘土堆筑城墙;陶寺城墙事先挖墙基槽,继而用石板一类夯具平夯打实,再用版筑法营建城墙。就最高等级大墓而言,良渚反山王陵的随葬品90%以上是玉器,包括琮、璧、钺以及各种饰件。此外还有嵌玉彩绘漆器、石钺、象牙器等随葬品。其中12号大墓中的玉琮和玉钺刻有完整的神人兽面纹浮雕图像,表明墓主人生前可能拥有神权和王权的至高无上地位。陶寺王墓随葬象征王权的龙盘、陶鼓、鼍鼓、石磬、彩绘木器、彩绘陶器、玉石钺等奢华的随葬品。
总而言之,这些方面的差别,足以说明良渚和陶寺是不同时空、各具特色的文明实体。良渚文明虽然早于陶寺文明,但它们之间缺乏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良渚文明是独立存在于中原以外的一个较早兴起的区域性国家
凤凰网历史:有人说,良渚不是最早的中国,只能说是最早的江南,您怎么看?
杨楠:关于“最早的中国”问题,前面已经有所涉及。什么是“中国”?我们应该把古代的“中国”和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中国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中国”一词早在先秦文献《尚书》、《诗经》以及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上就已出现,该“中国”指的是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史记》中也有夏商周“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记载,可见早期的“中国”是局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以内的。许宏先生将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政治实体(二里头国家)作为“最早的中国”是有较为充分的文献和考古依据的。良渚位于5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当然不是“最早的中国”,但一定是目前所知江南地区最早的国家!

■网友的回复
夏后氏政权止步于河西走廊,未曾越过贺兰山。今天中原内地的夏文化是夏部落随商人东迁而带入的。《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证明了上述论点。夏与良渚文化并无联系。而传说中越国是夏人之后,其实是说勾践是大禹之后,统治了越地的百姓,《史记越王勾践列传》中对此记载的很清楚。越王勾践的确与大禹有关,是少康之后。而古越国的青铜铸剑技术实际来自江西,而江西来自夏虚,夏虚来自河西。上古的会稽的确是大禹的死亡之地,但并非是今天东南沿海的会稽。今天此地称为会稽,是因为勾践的祖先是夏少康之后,曾经分封于会稽,后代辗转到东南的越人地区而获得越国的统治权后,将故地之名称迁至浙江沿海地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