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院士就来了20多位!大咖云集的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传递了哪些新动向


传递|院士就来了20多位!大咖云集的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传递了哪些新动向
文章插图
黄浦江畔,秋高气爽。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于11月7日在沪举行。以“自主智能 创享未来”为主题,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和时代发展脉搏,此次大会堪称群贤毕至,仅与会的院士就超过20人,另有来自国内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专家,来自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产业界精英等悉数参会。另据了解,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的这次大会,接收的会议论文超过1700篇。
“这可能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会。在严格遵循防疫规定,确保社交安全距离的前提下,与会代表们热烈地交流着。”一位参与此次论坛承办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连说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大家的参会热情如此之高。”
从爆棚的人气、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有一个信号是异常清晰的: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而自动化、智能化被学界公认为是助推这一产业变革的强劲动力。
抢占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基础研究需要在哪些关键问题上进一步聚焦、形成突破;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继续加大投入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优化生态,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在这一方高端对话平台上,政产学研的专家们热烈交流、畅谈未来。
大家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必须促进更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更好适应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传递|院士就来了20多位!大咖云集的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传递了哪些新动向
文章插图
自动化学科,正站在一个新的“风口”上,有望推动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
“从上世纪美国科学家创立控制论以来,控制及自动化学科的影响力就跨越了学科疆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介绍,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孕育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变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自动化科学与工程不仅是技术变革的最强助推力,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
出席此次论坛时,郑南宁凝练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回答人类智力所独有的特征是什么;二是要像人类一样观察和理解世界,计算机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人类在很多时候是依赖常识来判断事物的属性或变化的,用很少的数据就可以在广泛问题上表现出智能的行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日常生活中,外形和功能各异的帽子,如太阳帽、安全帽、草帽等等,人可以依靠常识马上识别,但对计算机来说,这就是需要依靠大量数据好好“学习”的课题。从学术角度上,这个问题表达要实现对物体属性-类别组合的识别。人的日常生活中大约设计3万种物体,而每个物体又有多种属性,当属性与对象组合,就存在着指数爆炸问题。再如,让人判断一部摔碎的手机和一部屏幕表面有划痕的手机,轻而易举,但让机器准确识别,在建模中也涉及对具体概念的表达和迁移。让计算机也具有和人一样的常识推理和对象属性识别能力,教计算机像人一样学习,郑南宁所在的团队目前正在攻关相关课题。
除了复杂环境下的应对,博弈论在控制系统领域也越来越热了。有位外国学者曾写过一本书《奖励的惩罚》,剖析一些奖励行为在实施过度之后(比如滋生了被奖励人的懒惰),非但没有达到预设目标,促进行为的改变和提醒,有时反而走向了奖励初衷的反面。而类似的“博弈”,在人的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也时有发生。病毒可能会变异、也可能会有抗体,这些都导致人的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一开始取得效果,后来就失效了。如果需要用数学构建人的机体免疫性和病毒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
传递|院士就来了20多位!大咖云集的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传递了哪些新动向
文章插图
以一系列生动的案例为引子,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雷出席论坛做大会报告时介绍,传统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工程系统,在数学建模中一般不包含对象的自主行为或自主追求,这也使得控制理论的范围受到局限,难以直接应用到经济、社会和未来更多“智能”工程系统的有关条款中。这也使得他所在的研究团队提出研究被控对象具有博弈行为的一个动态系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