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水足望年丰(科技名家笔谈)


|一犁水足望年丰(科技名家笔谈)
本文插图
【|一犁水足望年丰(科技名家笔谈)】
作者李久生肖像画 。本版画家张武昌绘
1983年 , 我开始攻读硕士学位 , 科研生涯也就此展开 。 硕士毕业后 , 我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 , 加入的第一个团队是我的导师余开德先生领导的喷灌课题组 。 读博士时 , 我成为日本香川大学河野广农村水土环境改善团队的一员 。 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做博士后期间 , 我在雷志栋院士领导的水资源团队工作 。
1997年 , 我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 每个团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学术文化 , 其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始人的学术理念 。
团队成立之初 , 我将现代灌溉条件下的作物-土壤-水分-养分关系与调控确立为团队研究主攻方向 , 选择应用最多的肥料——氮为对象 , 从研究微灌和喷灌的水分和氮素的运移吸收特征开始 。 随着研究的积累和平台不断完善 , 我们近年把研究的肥料种类扩展到磷 , 研究尺度逐步由土柱试验——小区试验——农田尺度试验向区域过渡 , 研究方法由最初的试验为主转向试验与模拟有机结合 。 随着信息和智能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应用的不断增加 , 近十年又在逐步实现向智慧灌溉的拓展 , 引导传统灌溉施肥决策方法研究向土壤和水分信息结合的动态精准决策的转变和提升 。 作为团队带头人 , 不断拓展研究方向是必要的 , 但是坚持方向拓展循序渐进的方针 , 防止盲目扩张 , 这是对带头人学术定力与智慧的考验和挑战 。
容错和纠错机制是团队文化的一部分 。 我在领导和管理团队后 , 花大力气协助每位骨干确定一个相对独立并且可以专注5年以上的方向 , 在团队中营造“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术氛围 , 克服急躁和浮躁情绪 , 避免短期行为 , 宽容和包容研究工作中的失误甚至失败 。 同时倡导和营造团队内部开展学术批评的氛围 , 通过组会等形式及时交流阶段研究结果 , 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甚至错误 , 避免出现大的失误 。
使团队每位成员都有归属感是团队带头人的职责 。 团队成员之间在成果署名、排序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竞争 , 带头人的公平公正是处理好这些事务的关键 。 为了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 在团队内部建立起可操作性较强的论文署名、成果排序等多项制度 , 依制度决策 , 避免一事一议 , 一事一策 , 增进团队成员之间团结 , 营造有序竞争的氛围 。
培养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自团队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一套试验数据校核、确认的制度 , 对每个数据、每个图表都做到有据可查 , 可以溯源 。 对研究成果 , 严禁出现没有实质贡献的署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