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王吴三|《康熙王朝》:康熙皇帝撤藩,看似胆识过人,实则谋略不足

大家好,我们的逸仙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孝庄太后怒斥康熙皇帝,若玄烨再急功近利,不光是吴三桂,哪怕再错一步,都会酿成激变。全文1980字 丨 阅读约需6分钟“郑要天天看着它,夜夜想着它,二十年后,看郑能不能做成这三件大事。”
平西王吴三|《康熙王朝》:康熙皇帝撤藩,看似胆识过人,实则谋略不足
文章插图
六字之言,三藩当前。足以见少年康熙藏在胸中的壮志豪情、显在宫外的抚民安世之心。第一件大事,当步步斟酌、前后考虑,但即位不久,康熙皇帝就动了撤藩的念头。康熙皇帝先是召三位藩王进京,平西王吴三桂拒绝进京,时情之下,康熙皇帝对诸位藩王相称绝不撤藩;下一步却径直来到了孝庄面前,三言两语之下,便被孝庄看出其意在撤藩。一、孝庄“不问国事”,却在事中在康熙皇帝脚步之前,代父进京的吴应熊已看出康熙皇帝的撤藩之意,早已在康熙皇帝面前表明其忠臣之心。吴应熊心里清楚当今朝上当政的虽是康熙,但国家大事的绝对话语权仍掌握在孝庄太后手里。见到孝庄太后,吴应熊迎合其爱好,先是献上了西南地界奇异的花卉,讨其欢心。接着便再次表其忠义之心,希望能够得到孝庄太后的庇佑与支持。
平西王吴三|《康熙王朝》:康熙皇帝撤藩,看似胆识过人,实则谋略不足
文章插图
孝庄太后早已将吴应熊的心思看的清清楚楚,直言吴三桂是清朝功勋之臣,称赞其忠义之心可表天下。孝庄太后此意并非真正的称赞平西王吴三桂,而是安抚平西王想要异动的心思,以保此时尚未在朝中立稳根基的康熙皇帝。待康熙皇帝收拢朝中大臣之时,再行撤藩之举。但康熙皇帝却意非如此。康熙皇帝进门,孝庄太后故意未将视线从花草上移开。但孝庄太后已经从吴应熊的到访得知康熙有撤藩之意,否则吴应熊不会特意来表忠义之心。事情发展到这里,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心里都打着各自的算盘。
平西王吴三|《康熙王朝》:康熙皇帝撤藩,看似胆识过人,实则谋略不足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每年三大藩王的军饷、抚礼都要从国库中出,国库之余实在难以为继。且平西王吴三桂身为臣子,却对皇帝的诏令视若罔闻。朝中党派勾结,尚需处理,留着三大藩王无异于养虎为患。如此,康熙皇帝与孝庄太后同有撤藩之意,只是两人谋略不同。康熙皇帝意欲先发制人,而孝庄太后则想不战而胜;年轻气盛与老谋胜算的差异就在这立马显现出来了。二、康熙撤藩,三藩仍藩康熙皇帝视察民情,发现地方官员们只遵从藩王旨意,不从王命。且平西王吴三桂每年征收地方钱粮,征收地方火耗是朝廷的两三倍,其存储的粮食可供其三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