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暴露年龄的时候到了,这些动画片你看过吗?( 二 )


新中国成立 , 百废待兴 。 四五十年代 , 国产动画的产量极低 , 尚且处于人才培养、经验积累、技术摸索的过渡阶段 。 题材上则开始服务于少年儿童——终于有和平的环境能让人们花些心思浇灌祖国的花朵了 。 例如用《小猫钓鱼》告诫小朋友不可三心二意;用《小小英雄》讲述小动物们团结一心、勇斗饿狼的故事 , 用《小梅的梦》教导小朋友爱惜玩具等 。
▲图片来源于动画片《小梅的梦》鉴于当时我们国家和苏联的友好关系 , 动画风格也是以模仿苏联为主 。 在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凭借苏联画风获奖后 , 美术组幡然醒悟 , 正式提出了“探民族之风”的创作方向 , 吸收很多民族传统视觉艺术 , 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 , 在国内外声誉鹊起 。
▲图片来源于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万氏兄弟的老大万古蟾吸取中国民间皮影戏、北方剪纸、窗花的艺术特点 , 导演了中国首部彩色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
▲动图来源于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剪纸动画是人偶动画的一种 , 缺少立体感 , 但别有韵味 。 角色关节都是可以动的 , 但又不会松动 , 这是因为关节处黏着一种上美厂特制的胶水 , 没什么弹性 , 凹完某个造型可以做到纹丝不动 。

▲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剪纸在这个阶段 , 中国原创动画井喷式发展 , 尝试了折纸、剪纸、竹木、布帛、陶瓷等丰富的材质 , 提出和实践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 创造力空前强大 。 1960年 , 中国动画空前绝后地创造了水墨动画新工艺 , 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 , 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 享誉世界的《小蝌蚪找妈妈》和获得国际最高荣誉的《牧笛》就是成功的典范 。
▲动图来源于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一度成为中国动画界的第一机密 , 很多人以为是真的在宣纸上画 。 其实 , 动画中用到的每一种笔法都会被制作成一个印章 , “画画”时用这些印章一笔一笔盖出来 , 确保同一笔在动画中完全相同 。 然后分层着色 , 单独拍摄 , 再通过多次曝光的方式虚化图像 。 不同程度的虚实叠加 , 最终形成水墨画的效果 。 中国人用繁琐的劳动完成了技术上的奇迹 , 据说后来日本人总算知道了制作方法 , 却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而放弃了 。 我们似乎天生就有精益求精的文化基因 , 面对困难不倒伏 , 面对曲折不退缩 , 做事坚持、不畏艰辛 , 因此往往擅长创造奇迹 。 1961年 , 万氏兄弟之一的万籁鸣终于完成了自己二十年的夙愿 , 制作出中国动画历史上的金字招牌——《大闹天宫》(上下集) , 并奠定了“西游”作为中华头号IP的地位 。
▲动画片《大闹天宫》海报《大闹天宫》的绘制方法是动画里最常见的“单线平涂” , 就是用线条在纸上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 , 然后通过“描线”工序 , 将线条复制到透明的赛璐珞片上(一种透明塑料片) , 再填上各种单一的颜色 , 最后与背景合成 , 表现一格完整的画面 。 这样背景不用重复画在每一张动画纸上 , 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 适合大批量的动画制作 。 最后将制作完成的成品 , 用逐格摄影机拍摄记录在胶片上 , 就形成了动画片 。
▲动图来源于动画片《大闹天宫》为了贴近中国民族审美 , 万籁鸣还和团队走访了各地园林、庙宇 , 收集壁画、雕像和建筑素材;借鉴民间猴戏和各种京剧曲目;特意考察各地庙宇 , 寻找片中诸多神仙的原型;还从剪纸、雕刻、手影、木刻、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 。 《大闹天宫》整部电影的画稿有厚厚的12本 , 一共7万多页 , 仅绘制就占去了两年时间 。 孙悟空拔毫毛分身的戏 , 放映仅四五秒 , 画稿却要100多张 。
▲《大闹天宫》原漫画组工作照(1962年 严定宪提供照片)试映那天 , 听着铿锵的锣鼓 , 看着腾云驾雾的大圣 , 当时64岁的万籁鸣老人激动地流泪:“孙悟空 , 我们终于见面了!”
▲万籁鸣和学生们这是最早一批中国动画人漫漫求索的真实写照 。 而这与当时社会发展初期的很多其他民族行业一样 , 在各自的荒芜领域里 , 肩负发扬中华文化的共同使命 。
《大闹天宫》的辉煌过后 , 由于当时社会背景断了中国动画良好的发展势头 , 十年间只出品了十几部 , 且都沦为“政治挂帅”的牺牲品 。 1977年拨乱反正 , 中国动画迅速复苏 , 迸发出被压抑已久的创作欲望 , 陆续出品了《哪吒闹海》、《雪孩子》、《三个和尚》、《九色鹿》等多部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