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骂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把孩子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

1
有朋友问我,诺诺把我撞成这样,我是怎么处理的?
责骂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把孩子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
文章插图
我没处理。没愤怒,也没郁闷。
经过这两年对自己的反复洗脑,我早都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追责……
自从看到《平和式教养法》中那句“请把【责怪】撤出你的计划”,我就像被当头棒喝一般醒悟:不管发生任何事,不管对爱人还是对孩子,谴责是最烂的第一反应。
因为:
1. 没有人会故意做坏事。
2. 当直接看到自己造成的糟糕后果,除了反社会人格,没有人会喜滋滋。
3. 谴责别人会让自己忘掉自己的那份责任。
责骂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把孩子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
文章插图
2
拿我这件事举例,一开始诺诺是在猛哭的,因为他撞到我牙齿他也疼。
可是当他看到我嘴巴全是血,他忘了哭,也忘了疼。
他来问我痛不痛。
我说好痛!出了好多血。
我还告诉他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你本来是想跟我玩对不对?但是你后脑勺直接砸过来,你看不到,妈妈也没注意,上面的牙齿磕进下面的嘴唇了,所以出了这么多血。”
他呆住了,脸上有害怕、后悔的样子。
他跟我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接着,我查看了他的脑袋,确保他的脑袋没事。
我叫他记得妈妈流血的嘴唇,以后不要再用后脑勺来砸人,因为你脑袋后面没有长眼睛看不到。
试想,如果我被撞后第一时间骂他呢?
我嘴唇能好起来吗?不能。
我会注意到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吗?比如“跟他玩却没全神贯注注意到、没及时躲开”?不会。
诺诺被我劈头盖脸骂一顿之后,真的会反省吗?不一定。因为他本来对伤到我是存有愧疚的,可是责骂一上来,其带来的恐惧,会直接覆盖他的愧疚。
而且被骂之后,他也容易把重点搞错: “如果我这样做,会招来家长骂我”;而不是“我这样做会伤到人,所以不要做”。
如果孩子长期被责骂,形成“如果我这样做,会招来家长骂我”的脑回路,那么他可能会认为某件事能不能做的关键,主要在于有没有人发现、有没有人会骂他。
谴责能让孩子感到一时的害怕,但也会把孩子自己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
责骂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把孩子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
文章插图
3
我们通常误以为,当我们责怪孩子的时候,是在做一些积极的事情,希望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这不是在教孩子承担相应(被指责)的责任吗。
但实际上,如果孩子在【把责怪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家庭中长大,他们会更戒备,更倾向于自卫、指责和攻击,而不是承担责任。
抛弃谴责策略,专注于解决方案的家庭,才能让兄弟姐妹的关系更好。所以,我们应该营造没有责备的家庭氛围,请把【责怪】撤出你的计划。
我们也许已经形成惯性,我知道这不太容易,我们可以尽量这样做:当你准备怪罪别人的时候,提醒自己用提问取而代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将惊奇的看到,一旦无须担心被指责,你的孩子们会争相承担责任。
——编辑自《平和式教养法》
如果你曾生活在满是谴责的原生家庭中,你一定还能想起身为孩子的这种艰难:你知道你做错了,但你更知道一旦承认,你会面临什么。
你会不由自主的害怕、否认事实、强词辩驳(明明内心软弱,却表现出过剩的攻击),想把自己的责任撇开,就像是快被水淹没前,紧紧抓住最后这根稻草……然后迎来更大的谴责。
因为潜意识想逃避谴责,所以不敢实际上的承担责任,甚至无法学会勇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既懦弱无助,又脆弱玻璃心的感觉,一点也不好。
责骂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把孩子的思考力、内驱力给骂丢。】既然知道这种教养方式不恰当,我们就别再承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