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人世间》导演、编剧和演员幕后那些“相爱与相杀”|钛度专访( 二 )


一家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原著《人世间》大约有115万字,但毕竟是严肃小说,内容不完全是剧情,梳理之后,还有多少适合电视剧这一载体的表达,需要一个有一定年龄经历,且有过实操经验的好编剧来操刀。
李路想起了著名编剧王海鸰。她之前的编剧作品《中国式离婚》和《牵手》,都让李路意识到,王海鸰在剧作的细节和情感上的把控功底深厚,这两点对于《人世间》至关重要。“如果剧本不好,导演和演员再好,长篇电视剧也是很难撑起来。”
于是他向王海鸰发出了剧本改编的邀请。
从相爱相杀到精神“合流”最开始决定接下《人世间》的改编工作,王海鸰心中是有很多顾虑的。
王海鸰曾执笔《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作品,对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和家庭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尤为擅长呈现这些观念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
殷桃|《人世间》导演、编剧和演员幕后那些“相爱与相杀”|钛度专访
文章插图
王海鸰,中国著名作家,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编剧创作的电视剧《牵手》、《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都带来收视热点和社会共鸣。
她告诉钛媒体APP,《人世间》这本小说,当年是以最高票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为纯粹的严肃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写人,没有太多的故事性和戏剧感。
这必然给剧本改编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剧本改编需要故事性、戏剧性,要通过影像,把所有的心理活动、描述都给外化出来,还需要有巧合、波折、冲突等跌宕起伏的情节。
该书的原著作者梁晓声,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人世间》身上付出的心血,一开始并不包括影视化的想法,这和之前自己的很多作品都不太一样。
在从事编剧工作近三十年的王海鸰看来,只有戏剧和小说真正的融合了才是好的剧本。只有戏剧性,那只有骨骼,而只有文学,就是只有血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的剧本。
但之所以愿意接下这个重任,王海鸰坦承,是小说的主旨打动了她: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呐喊,为他们发声。而小说亲历的年代,正与王海鸰的成长时间是重合的——她与剧中的周秉昆几乎同龄。
但她与剧中人物的人生轨迹却不重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他们到底是如何走过来的?这都是王海鸰难以想象和理解的。
“写了两三年,一直到我们拍摄中还在调整剧本。”李路对钛媒体APP说,创作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王海鸰老师很有个性,梁晓声老师也很有个性,我也是有个性的。”
在创作过程中,王海鸰跟主创团队几次开会磨合之后,达成了一些共识:小说是作家个人对生活的体验、经历,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全方位了解。《人世间》电视剧中,除了要有普通人的故事之外,还要有官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等精英群体的影子。
这也就意味着改编的工作量非常大。去年10月,在发布《人世间》电视剧首支预告短片的时候,王海鸰在微博上转发并写到“从业来最艰难的创作,一路与制片人、文学编辑相爱相杀。剧本完成去广安门中医院看医生:肝血不足。”
殷桃|《人世间》导演、编剧和演员幕后那些“相爱与相杀”|钛度专访
文章插图
2021年10月16日,王海鸰发微博表示,《人世间》“是从业来最艰难的创作”
说起创作过程中相爱相杀的经历,她向钛媒体APP回忆起来,还颇有点不平。
在《人世间》这个项目中,他们的日常合作的模式是,每天晚上,王海鸰把改好的剧本一传递过去,制作团队当晚就组织主创和剧组主要负责人围读,并且立马给到王海鸰反馈意见。有时候讨论得比较晚,半夜两三点,他们也会将想法远程发送给王海鸰。
“开机之后,我压力很大,这超出了我以前创作经历,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从早晨坐到电脑前一直到中午,中午小睡一小时,下午又一直到晚上,脑子里不断往外掏的的过程。”王海鸰说,要是表扬的意见还好,如果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几乎一夜无眠。
这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而言,身心上都是一种折磨。而王海鸰期待的是更多的正向激励,“我说你得夸我,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要正向激励,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正向激励过,这是相爱相杀。”
负面反馈还是会在不经意间袭来。有一天,王海鸰正在聚精会神写作的时候,李路突然发来一个微信语音说,“这段戏写的什么,没有意思,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