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36氪首发 | 仿真

36氪获悉,近期北京暖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飞凡创投和盛景嘉成联合投资。暖流科技创始人刘兰斌博士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生态链的完善和市场加速拓展等。
暖流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是国内一家核心技术全自研的智慧供热运营服务商。暖流科技自主研发了适应供热系统全场景的智能传感器、控制器等工业物联网硬件和工业互联网架构,并基于3D快速建模技术、在线仿真技术、AI算法的数字孪生体系,建立起了以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慧能源“AIoT+SaaS”平台,可为供热企业提供“源、网、站、端”全系统解决方案。
「暖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36氪首发 | 仿真
文章插图
暖流科技智慧供热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供热市场和供热企业的精细化运营需求也在增加,粗放式的供热管理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无法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更不利于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北方供热面积152亿平发米,年能源消耗折合标煤2.13亿吨,碳排放量达5.5亿吨,随着城市新建建筑增加以及供暖线南移,供热面积还将进一步增长。相关数据还显示,利用AIoT等技术,实现供热精细化运营,在不影响用户用热品质的情况下,可降低15%~20%的供热能耗和碳排放。
刘兰斌表示,我国供热企业运营模式长期不变,但随着物联网和AI技术的发展,工业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已经十分成熟,应用成本也在降低,其完全可以赋能供热行业。
刘兰斌认为,要实现供热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数据问题,即通过智能化的硬件设备来完成数据的采集及传输。为此,暖流科技开发了智能无线温压传感器、FinLink智能集控器、温湿度检测仪等设备。
供热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目前市面上多数的传感器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当既有系统需要信息化改造时会极其不便,比如需要考虑控制柜中的点位数量是否冗余,布线安装施工复杂,调试需要专业电气人员。
刘兰斌对36氪说:“目前市场上适用于供热管线的智能温压传感器比较少,在考虑数据精度、成本、稳定性等因素后,我们认为必须要产出自己的智能传感器产品。”
从暖流科技的企业资料来看,其智能无线传感器拥有较高的集成度,相较于传统传感器,能够实现温度、压力参数的同时测量、同时传输,同时无需布线,能够做到即插即用。目前暖流科技的智能无线传感器均在深圳进行生产。
由于供热系统是利用管网输送热量来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因此管网的空间信息同样也是供热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刘兰斌表示,为了减少了传统二维热网的数据偏差,暖流科技研发了快速3D建模技术,以三维模型模拟仿真供热系统。
「暖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36氪首发 | 仿真
文章插图
暖流科技仿真系统
该系统一方面可及时发现管网中存在的漏点或故障,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模拟数据训练算法,并最终通过SaaS平台向客户提供运营管理价值。
在最上层的SaaS平台产品上,暖流科技利用AI算法,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负荷自预测”、“热量自调节”、“故障自诊断”和“调度自优化”。刘兰斌解释说:“供热系统需要依据天气和当地建筑保温状况、系统形式等适时调控,而暖流科技的SaaS平台可精准预测用户端的供热需求,同时根据供热企业的热源类型、管网状态、建筑结构做出经济效益最大化及供热效率最大化的AI调控决策。”
与一般供热企业SaaS平台不同的是,暖流科技并没有仅仅给出调控建议,而是与供热企业的控制系统直接联通,通过传感器数据、模拟仿真系统及SaaS平台直接将调控决策下达至控制端,从而实现智能运营闭环。
这种技术路线会面临一定的客户系统改造的交付压力,但好处在于其可以避免决策执行时人为因素影响,同时实现了数据运营价值的最大化,保证了解决方案的完整性,能够更直观地为供热企业带来价值。
目前,暖流科技 以“AIoT+SaaS平台”整套解决方案落地为主要业务模式。2020年底,暖流科技以合同能源管理效果付费模式服务了郑州某个供热项目,当年采暖季为用户节能28%,减少碳排放45015吨,节能效益1175万元,暖流科技获得效益分享金超千万元。
此外,今年冬奥会暖流科技还成功中标了今年冬奥会智慧供热安全保障项目,负责了张家口冬奥核心赛区及崇礼主城区供热运行的安全、应急保障工作,用技术为正在进行中的冬奥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