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哪些企业能够成为“卖炭翁”?

7月16日 ,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的公告 , 千呼万唤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16日上午正式启动开市 。 开市首日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 , ChineseEmissionAllowances)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10.4万吨 , 成交额2.1亿元 , 收盘价51.23元/吨 , 较开盘价上涨6.73% 。
今年以来 , 碳达峰和碳中和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起 。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 , 指的是企业、团体或政府计算在一定时间内 , 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 同时 , 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技术手段等节能减排形式 , 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 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 而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 , 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
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则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最为核心的政策工具之一 。 早在10年前的2011年 , 中国政府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 2017年底 , 中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 2021年7月16日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 经过了10年的规划后 , 中国的碳交易的正式启动 , 是中国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举措 。
碳交易的历史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 , 这里的温室气体是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 , 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 。 因为二氧化碳是这些温室气体中排放量最大 , 对环境影响最大 , 因此 , 就以碳交易来指代这些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 。
碳交易基本交易原则是 , 排放量大的一方通过支付排放量小的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 , 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
因为各行业各个企业排放量、技术的差异 , 导致了各企业治理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差异 , 这种成本差异也就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因此碳交易就是以市场机制来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等气候问题 。
碳交易的历史 , 可以追溯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协议书》 , 其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应对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恶化的全球气候问题而诞生的 。 其中规定 , 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 , 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最主要的减排方式包括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 , 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 , 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以及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 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
根据Refinitiv发布的2020年碳交易回顾报告显示 , 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增长了近20% , 达到2290亿欧元 。 这标志着2020年已经是全球碳交易市场连续第四年创纪录的增长 , 同时2020年碳市场已经超过2017年的五倍 。
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哪些企业能够成为“卖炭翁”?
文章图片
中国碳交易市场起步晚 , 市场规模大
中国的碳交易起步较晚 ,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 , 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 , 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
因此 , 在2011年中国政府就开始着手准备碳交易市场事宜 ,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 , 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
2013年开始 , 上述7个地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 , 这些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开放 , 有效促进了当地企业温室气体减排 , 同时 , 这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 。
2017年12月 , 经国务院同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 。 2020年年底 , 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 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
2021年7月16日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 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 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 。 如果后续发展顺利 , 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
但是现阶段 , 国内的碳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 , 在碳交易开始至21日的四个交易日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仅为460.88万吨 , 累计成交额2.3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