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的破茧时刻

中国风电的故事 , 可能绕不开2008年一个“夭折”的项目 。
中国风电的破茧时刻】那年 , 山东威海开启了一项海上风电项目 , 总投资预算为210亿元 , 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 。
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建成 , 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电项目 。 然而不幸的是它最终停留在了襁褓中 。
当年7月 , 《商务周刊》的采访人员走访的时候 , 已经看到了由中海油建造的亚洲第一座海上测风塔 , 这也是一座海上风电场的先导工程 , 主要功能是检测收集不同季风的气象资料 , 为风电场的装机编组、海底电缆铺设及岸基变电站设计建设提供数据 。
中国风电的破茧时刻
文章图片
来源:中国知网
但可惜的是 , 除了这座测风塔外 , 这个项目此后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 甚至连宣传动作都全部停止了 。
对此 , 时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的贺德馨认为中国暂时还不具备建造这种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实力 。
“我国海上风电的准备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 陆上大规模普查风力资源还没有完全查清楚 , 而海上的风力资源普查则刚刚开始 。 ”他对媒体说 , “目前远远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条件 。 除资源普查外 , 海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中也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 。 ”
这个项目是中海油主做的 。
当时媒体的报道至今仍被互联网留存 , 海上风电也由此被定性——“襁褓中的海上风电” 。
来源:新浪财经
一直到今年10月19日 , 中海油才终于迎来自己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海上风电场——的全容量投产运行 。 项目的规划装机总容量30万千瓦 , 包括67台风力发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1座陆上集控中心、两回路220千伏电缆 。
无论对中海油还是中国的风电行业来说 , 这都是一桩大事 。
中海油的风电探索历程也成为中国风电行业的一个缩影:从襁褓中慢慢走出 , 蹒跚学步并逐渐成长 。
这些年风电走过的路正是中国在低碳能源上不断探索、又克服重重困难的真实写照 。
艰难起步:引进丹麦技术
虽然风电如今在新能源世界中 , 所扮演的角色和被重视程度并不能和光伏媲美 , 但事实上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早于太阳能 。
中国风电出现的时间也并不晚 。
1986年 , 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 , 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 。
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建设一座风电场的技术能力 , 机组是相关部门是从丹麦引进的 。 共3台55千瓦机组 , 总装机容量为165千瓦 , 这些机组的平均年发电量达到了26万千瓦时以上 , 最高年发电量达33万千瓦时 。
为什么机组要从丹麦引进?因为欧洲才是现代风电的发源地 , 在后来中国厂商金风科技称霸全球之前 , 风力发电机的全球霸主 , 一直是丹麦的厂商——维斯塔斯 。
时间倒回19世纪 , 1891年时丹麦的物理学家、现代空气动力学鼻祖PoulLaCour和他的学生团队设计制造了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风力发电机 , 用来照明以及电解学生做实验用的氢气 。
可以说 , 从现代风电的设计雏形到风机的技术路线再到海上风电以及商业化 , 丹麦都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
中国风电的破茧时刻
文章图片
而国内没有自己的技术 , 因此在1986年建成风电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 风电行业发展都步履维艰 。
到“九五”和“十五”期间 , 政府组织实施了“乘风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以及国债项目和风电特许权项目 , 支持建立了首批6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 , 进行风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 其中部分企业掌握了600kW和750kW单机容量定桨距风电机组的总装技术和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 初步掌握了定桨距机组总体设计技术 , 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 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
金风科技的建立与发展正映射了这一段艰难的起步历程 。
1986年 , 新疆风能成立 , 研究所筹资从丹麦Wicon公司引进了两台风电机组到新疆大阪城的柴窝堡风电试验场 。 1988年 , 根据丹麦政府的赠款项目要求 , 风能研究所成立了新疆风能公司 , 并在1989年10月接受了丹麦政府的320万美元无偿设备赠款 , 再加上中方配套投入的670万元人民币 , 又从丹麦的Bonus公司引进了13台150千瓦的风机 , 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风力电厂 。
1997年 , 风能公司与德国JACOBS签订了600KW风机生产许可转让合同 , 并在1998年以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公司——就是金风科技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