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原油进口配额”调控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
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 , 其中 , 国营贸易进口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 , 没有数量限制 , 由具有国营贸易进口经营权的企业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组织进口;非国营贸易实行配额管理 , 也就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 。 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企业 , 应委托有原油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 。 国营与非国营是不以企业的性质来划分的 。 现行的拥有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是国有企业 , 但具有非国营贸易进口的企业不全是民营企业 。
原油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由商务部授权给几家外贸代理公司 , 包括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全资控股)、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合资控股)、珠海振戎公司和中海中石化联合国际贸易公司等5家 , 进口数量无限制 , 且无关税 。
我们常提的“原油配额”正式名称叫做“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 , 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 , 对原油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 在规定时限内 , 配额以内的原油可以进口 , 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 , 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 拿到原油进口配额的企业应按照规定报送原油进口、加工使用及主要产品情况 , 严格执行流向管理 , 并相应承担成品油市场保供责任 。 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是始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入世承诺 。 中国从2002年起开始 , 每年下达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 , 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 , 2002年要有400万吨成品油、720万吨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 , 并逐年增加配额:这两个数字必须每年递增15% , 持续十年 。 为规范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管理 , 2015年发改委和商务部分别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运行[2015]253号)和《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贸函[2015]407号) , 明确了对符合条件的地方炼厂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 。
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原油进口配额”调控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图片
通过近五年商务部下发的原油配发额可以看出 , 我国的原油进口配额前四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 但今年的配发额略有下降 , 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2% 。 原油进口配额虽然在逐步开放 , 但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石化行业动作不断 , 祭出环环相扣的组合拳 , 即严查地方炼厂落后产能淘汰以及配额转卖情况——LCO、混芳以及稀释沥青征收消费税——进口原油使用情况核查扩大到五大国企——全程伴随多地成品油市场整治及严查偷税漏税 。 因此 , 今年原油配额减少主要因为监管进一步趋严 。
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原油进口配额”调控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图片
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分配的三条规则
分批下达 。 通常下一年的原油配额会提前在12月下旬进行发放(但也有次年一月发放的情况 , 比如2019年) , 下达给符合条件的企业 。 其后将视情况分批下达剩余允许量 。 炼油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 分批发放配额更多是为了激励地炼履行社会责任 , 达到公平竞争条件和规范运营行为的双重目的 。 通过对2017-2021年原油配额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
●一般第一批次的发放量相对较多 , 占比均超过了50% 。
●原油发放批次逐年不断增加 , 各批次的发放量也因考虑供需状况、产业政策等宏观因素而有所差异 。
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原油进口配额”调控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图片
追加调整 。 根据企业实际进口情况、经营需求和新增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申请 , 适时追加和调整下达允许量 。 2019年1月份第一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下发 , 首批总量为8984万吨 , 4月份对7家山东地炼企业追加发放配额为431万吨 , 而6月份联合石化再次获得210万吨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 。
原油进口配额的介绍及历史发展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原油进口配额”调控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严格考核 。 近2年无进口业绩的企业不再安排允许量;允许量依据符合条件的企业前一年的实际执行情况和新增合法产能情况计算下达 。 今年4月 , 国家发改委成立专项工作组 , 对涉及8个省市区的55家地炼企业开展专项核查 。 地炼大省山东省共涉及47家地炼 , 其中包括具有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企业32家、2020年参与裕龙产能置换退出的4家 , 以及2020年淘汰的小型地炼企业13家 , 其他省则共涉及8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