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势头良好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产能

长江日报7月29日讯7月29日 , 武汉召开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推进工作会议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汇报全国经济中心建设推进情况 。
据介绍 , 2021年上半年 , 武汉打造全国经济中心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 , 正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突破性培育市场主体展开计划 。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 未来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工作:一是加快全年目标进度 。 二是大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 三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 四是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 市发改委将锚定打造全国经济中心的目标任务不动摇 , 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保持“拼抢实”状态 , 确保打造全国经济中心的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具备年产20发火箭、240颗卫星产能
武汉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势头良好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产能
文章图片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 , 无尘车间里一台为芯片做“焊接”的固晶机在工程技术人员操控下运转 , 光电院搭建的“半导体快速封装公共服务平台” , 平台封测月产能可达300kk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高勇摄
据介绍 , 武汉五大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 围绕长江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等5大产业基地建设 , 打造产业提升集聚区 , 基地和园区建设保持良好势头 。
武汉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势头良好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产能】据了解 ,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3亿元 , 同比增长62.5%;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240颗卫星产能 , 全国首条批量定制化卫星智能生产线实现运行 。
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 建成开放测试道路106公里 , 示范区测试和运营自动驾驶车辆86台 , 联合东风公司打造“领航自动驾驶车队” , 试运营车辆超过50台 , 已安全运行45万公里 , 接待乘客超过5000人次 。 引进亿咖通科技、图达通、海康智联、文远知行等汽车芯片、传感器、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控制器研发生产和自动驾驶科创企业 , 培育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
累计建成5G站点超过3.4万个 , 已建在建机架12万个
武汉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势头良好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产能
文章图片
长飞光纤光缆数字化车间 , 这里是全球最大单体光缆生产基地 , 拥有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厂里 , 运行着全球最快的光缆生产线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高勇摄
夯实数字“新基建” 。 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 累计建成5G站点超过3.4万个 , 已建在建机架12万个 ,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 接入武汉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17个(其中武汉市7个) , 标识注册量46.46亿 , 在全国顶级节点中排名第三 。 获批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
发展数字“新产业” 。 引进黑芝麻智能科技总部、中传腾文全国云电脑总部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 。 探索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行动 , 开展全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征集活动 , 发布了首批271个应用场景 。
加速数字“新融合” 。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 , 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突破300家 。 洪山区获批湖北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 建立全市线上经济重点企业(平台)名录库 , 目前初步入围企业80家 , 平台6家 。 开通线上首贷服务中心 , 扩展升级健康武汉APP , 优化提升“文惠通”平台 , 建成武汉城市桥梁智慧管理系统 , 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 确定两批共28个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 成功举办东盟数字经济论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 , 我市数字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
拓展数字“新边界” 。 建立数字产权评估和交易中心 。 制定出台《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核心元数据标准》《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分级分类指南》两项标准 , 目前已向社会开放数据4000多项 。
上半年 , 武汉市会展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 , 全市举办展会节事活动618场
武汉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势头良好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20发火箭产能
文章图片
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据介绍 , 武汉市加快推动全市服务业恢复 。 上半年 ,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063.25亿元 , 同比增长26% , 较2019年同期增长3.1% , 总量规模超过2019年同期278.25亿元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