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创结合怎么走?悦康征战科创板启示

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带领这家仿制药起家的知名药企近年所做的努力 , 也代表了在新经济大潮下 , 传统药企所经历的艰难历程 。 创新之路如何走?医药行业创新生态的形成不是只有一条捷径 , 而是需要更多的参与者 。
4月29日晚 , 上交所官网发布信息: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悦康药业”)科创板IPO已获得受理 。 据悉 , 悦康药业上市将由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 , 拟融资15.05亿元人民币 。 显然 , 这样一家老牌药企选择在此时进军“科创板” , 显露出来的是传统大型制药企业 , 以实际行动向“创新”转型的决心 。
悦康药业集团官网显示 , 其成立于2001年 , 总部位于北京“三城一区”中的创新成果承载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是一家集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医药集团企业 。 其在安徽、河南等地拥有原料药基地 , 在北京、广州、合肥等地则拥有制剂生产基地 , 同时也是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
从头孢到奥美拉唑 , 再到银杏叶提取物 , 悦康药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已经实现了两次成功迭代 , 由代理转型工业 , 由仿制药生产为主转向仿创结合 。 不为人所熟知的是 , 悦康药业近年来大幅加大了创新研发投入 , 目前已有39项在研项目 , 包括化药1类新药项目4项 , 中药1类新药项目2项 , 2类新药项目3项 。
仿创结合怎么走?悦康征战科创板启示
文章图片
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
于伟仕表示: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品种的优势越来越彰显 , 作为老牌传统药企 , 必须早早对产品创新进行战略性布局 。
另一方面 , 悦康申报科创板IPO上市 , 则为国内医药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更多的国内传统药企 , 可借助产业链优势+科创的两翼齐飞的翅膀 , 实现转型升级的飞跃 。
01品种创新是基石
值得关注的是 , 当前中国仿制药市场被过度唱衰 , 国内药品还没有完全实现进口替代 , 数据上看一半都不到 , 有很大发展空间 。 PDB数据库显示 , 201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TOP50品种中 , 25个品种进口原研药销售额占比超过50% , 比例多在70%~80% 。
其中 , 发展最成熟的抗生素市场 , 如第一大单品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仍占到40.57% , 莫西沙星拜耳仍占56.69% , 头孢哌酮舒巴坦辉瑞占96.57% 。 热门领域心血管用药阿托伐他汀辉瑞占到75% , 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占到64.52%;市场广阔的糖尿病用药阿卡波糖拜耳占64.84%;抗肿瘤药领域贝伐珠单抗、奥希替尼等新药外资药企几乎是100% 。
所以 , 无论是从过期专利药 , 还是就近新药来说 , 实现进口替代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 “仿制药是基石 , 以解决用药需求 , 达到一定饱和度之后 , 需要靠创新药来补充 , 创新药是方向 , 是未来 。 ”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伟仕如此表示 。
进口替代也正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医药行业的主流 , 对于过去以仿制药为主的老牌传统药企来说 , 则是创新转型成功的重要抓手 。 其实 , 政策正在引导这类企业的创新转型 , 一方面通过带量采购帮助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从原研药企抢占市场份额 , 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经济 , 加速进口替代 。
另一方面 , 当前资本市场的资金分化明显 , 主要扎堆在创新药 , 想要转型的老牌药企在融资渠道上大多只能选择债务融资 , 而创新需要长时间的大投入 , 对药企来说负担太重 。 整个大环境下的政策也正在鼓励创新 , 创业板注册制试行 , 科创板“3+5”属性的确认等 , 为企业创新广开融资渠道 。 其中科创板5条例外中 , 首次将实现进口替代提到注册上市文件层面上 , 对用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的仿制药企转型创新在资金层面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