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真的是吝啬鬼吗?

中国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成语,叫做“一毛不拔”,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极度吝啬和自私的人。不过,它原本其实是指战国思想家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天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真的是吝啬鬼吗?
文章插图
孟子画像
仅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就可以利于天下,但即使这样也不愿意去做,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也太自私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朱自古就一直饱受抨击,很多人都把他当做吝啬鬼,他的理论也被简化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可是,如果杨朱真的只是一位吝啬鬼,他的思想理论又真的只是那样简单、自私的话,战国又怎会出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局面?杨朱能够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开创出“杨朱学派”,而且有那么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思想不可能只是这样简单。
 天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真的是吝啬鬼吗?
文章插图
可以说,杨朱学派在诸子百家当中可谓独树一帜,即使是儒家眼中“无父无母”的墨家,也没有杨朱学派这样激进。杨朱倡导“贵己”之说,他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看完这段主张,就可以发现,杨朱的思想不是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能够概括的,换言之,孟子只讲了杨朱的“贵己”思想,而没有凸显杨朱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杨朱认为,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而且,杨朱反对事事法先王,在他看来,一味的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一样。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可谓是语出惊人,毕竟诸子百家当中,绝大多数都以尧舜禹等先王为圣人,并且厚古薄今,以主张效法先王圣人。
 天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真的是吝啬鬼吗?
文章插图
可是杨朱不这么认为,他主张建立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为我"而不"侵物",即他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实,在杨朱的主张中,两个方面都是核心,人人都不应该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应该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
基于此,杨朱认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人们不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也不应该侵犯他人的生命。所以,杨朱强调极度的个人利益,而不注重国家的利益。这种思想最终发展成杨朱学派的“无君论”,这也是儒家批评他们无君的理由。
除“贵已”以外,杨朱学派对于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杨朱认为,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人生下来有贤愚、贫贱之异,但人死后一切都归为腐骨,这时他们就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芜舜与桀纣也没有什么不同。
 天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真的是吝啬鬼吗?
文章插图
既然如此,杨朱也就提出他的“全性保真”之道。所谓“全性”,就是“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人活于世,要顺应自然之性,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就可以了,不要贪得无厌,过度重视物质享受。而所谓“保真”,简而言之就是保持自然赋予自己的真实纯粹的本性,“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馀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列子·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