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啥共同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优秀的孩子往往是自信、坚定的,而这种特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拥有的「安全感」。从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安全感就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间,会得到尊重,不会随意被人伤害;我们在世界上有规则保护,也不会被随意伤害。这就是安全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安全感的来源,安全感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母婴的依恋关系;
二是客体稳定;
三是双亲关系的和谐程度。
母婴的依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生第一份安全感是妈妈给予的。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假如我们的需求能够被妈妈及时满足,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很安全。比方说,小婴儿饿了,如果妈妈不给他东西吃,他就会饿死,或者一直哭,直到累死。如果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的回应是积极的,那么孩子就会有安全的感觉。长大了,这种安全的感觉,也会留在潜意识中。反之,没有被这样好好对待的孩子,长大了,在潜意识中,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二个来源是稳定的客体。
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简单来说,当孩子分清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那么自己之外的妈妈就是一个客体。所谓客体的稳定就是,当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妈妈的一脸笑容,他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这时候就会产生安全感。反之,如果睁眼看到的都是冷漠的妈妈或者愁容满面的妈妈,孩子心中的感觉就变成了,我可能伤害了妈妈,或者说妈妈根本不喜欢我,这时候他就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三个来源是双亲的和谐。
如果说父母的关系一直是冲突的,譬如有的家庭爸妈一天到晚吵架,甚至打架,孩子一方面会很害怕,另一方面,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打架过程中的父母,会完全忽略掉孩子的感受,那这样的孩子也会很没有安全感。
母婴的依恋关系、稳定的客体和双亲的和谐,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身边很多成年人也常常说自己没有安全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的话,也都是这三种因素出现了问题造成的。比方说,有的来访者回忆说,他最害怕一个人独处,独处让他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母婴关系时期出现了问题。独处的时候,潜意识里小时候有需求但是没有人回应的场景就出来了,生存被威胁的恐惧感也随之出来了,于是这个人就感觉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4种动物类型的人,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式能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蜗牛型的人往往会养出另一只蜗牛。
因为蜗牛爸妈自己的安全感觉就不高,所以他们灌输给蜗牛孩子的观念也是:世界是危险的。他们把自己的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长大之后,就变成了另一只没有安全感的蜗牛。
袋鼠型的人,顾名思议,就是一只袋鼠。
袋鼠都是要把小袋鼠装在口袋里带走的。所以袋鼠型的爸妈,是会去照顾孩子,所以袋鼠的孩子往往是有安全感的。袋鼠爸妈往往会养出一只小袋鼠,小袋鼠成长起来之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安全感还挺高的。但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袋鼠反而容易没有安全感。这是因为袋鼠总想要去照顾对方,万一对方不愿意被照顾,不让袋鼠建立这种依赖关系,袋鼠害怕对方哪天跑了,于是产生了不安的感觉。
鸵鸟型的人,跟袋鼠正好相反,当他们独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
鸵鸟是需要很多心理资本的。他必须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优越感,才能证明自己是更好的,才能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假如没有被其他人看见,这对鸵鸟来说,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了,是会带来不安的感觉的。
斑鸠型的人养大的孩子,相对是比较有安全感的。
因为斑鸠爸妈本身很尊重世界的规律。世界只要按照规律运行,被规则保护的人就不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斑鸠爸妈会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你和其他人都只是在交换利益。所以只要你有利可图,你让别人觉得有利可图,就是一段非常安全的关系,没有什么好怕的。
安全感是我们出生后体验的第一感觉,对我们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亲密关系和一些情绪,都会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小时候没有建立起安全感,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3个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生命的原动力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孩子。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研,他们发现有一类孩子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赫敏镇楼):



1、善于调控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速度很快
2、学习成绩好,名列前茅
3、善解人意,懂得宽慰他人
4、很少受到情绪困扰,很少焦虑或者抑郁
5、爱运动,有健康体魄,但从不诉诸暴力
6、有很多朋友,而且友谊十分深厚
分析大量优秀子女家庭之后,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发现优秀孩子的父母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策略和举动,总结起来有三点(前方高能):
教育第一步:注意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



躲猫猫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亲子游戏。通过类似的游戏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但这游戏是有技巧的,游戏的强度大时,婴儿把头转向一边,母亲须停止游戏,婴儿重新转过来时,母亲再继续游戏,这叫“同步互动”。这种持续的正性情绪刺激会带来多巴胺活动的增强,能促进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认知的快速发展,并让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



最近几年,中国父母的关注点似乎转移到如何对付孩子哭闹上了,类似哭声免疫法(请自行百度)这种早已被西方家庭弃用的残酷手段,居然也能悄然流行。大脑扫描(PET)研究证明,当孩子哭闹时,强烈的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激活会抑制或者减少扣带回中认知区域的血流量,造成缺血,严重者会损伤额叶皮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否则,你们必须为将来孩子可能发生的情绪问题,以及智商不足负责,切记切记。
教育第二步: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性情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吃饭,向你大声嚷嚷要吃曲奇饼干,不给吃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办?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消停下来而选择迁就孩子,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选择转身走到另外一间房,每个人做出的反应都体现出他们对待孩子负面情绪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个不明觉厉的名字叫“元情绪理念”。心理学家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情绪摈除理念,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认为意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有害,要尽可能消除消极情绪。不过他们的做法挺奇葩也很常见,他们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用惩罚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消极情绪不值得关注。这种父母会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容易表达烦躁和愤怒的情绪,也是你们说的情商低。由于长期压抑情绪表达,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罹患抑郁症,成为了你们认定情商先天论的所谓证据。第二种是情绪紊乱理念,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他们体会到深刻的伤感情绪,短期内难以平复。短言之就是,孩子哭,她也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控制情绪的技巧。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三种是情绪不干涉理念,中国父母的特别发明,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态度和倾向性,他们会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做任何干涉。目前没有研究显示这么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有明显正面或负面影响。而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情绪教导理念,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孩子共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在成人的大脑里,情绪和语言两个中枢系统是互联的,但在婴儿的大脑里则是并行的。婴儿很早就能感受到快乐、恐惧、愤怒等情绪,但是他们要过很久才能说出这些情绪。这意味着当孩子经历一些复杂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不安,觉得这些情绪很可怕。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互联,那么不健康的连接方式就会取而代之。他们在黑暗的情绪世界里摸索前行,每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时,他们就会感到异常恐惧。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妒忌、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平静下来。
自从中国进入二胎时代,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他们很焦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行为问题,打人、砸东西。



如果这时候父亲走过来。



所以,孩子犯错时,指责很难奏效,但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往往能有意外收获。
2)共情
共情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上,首先你要愿意去体会别人的情感,这部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难。另一方面是情感上,自动化地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和感受,这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际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大多数父母遇到的问题是,认知上愿意去理解孩子,但从情感上,并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情绪。你需要不断的练习,设身处地想象孩子面对的情境,准确的表达情绪。
标准的共情教程是这样的:
1)承认事实(“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他们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2)倾听与回应(冰棒:“这是我和Riley之间最后的信物。”忧忧:“你和Riley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3)肢体接触(伸出手放在冰棒大腿上,说“是的,是的。”)
对不起,视频没法上传,请自行下载头脑特工队,特附忧忧与bingbong对话的图片一张。



教育第三步: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是心理学界的一股清流,老太太不仅学术能力过硬,打击学术造假更是毫不手软,1960年代她提出了教育风格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她使用两个维度来描述教育风格:
维度一,响应程度,即父母给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程度。有爱心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冷冰冰的拒绝。维度二,要求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而另一些父母则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孩子不做要求。那么根据这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四种教育风格如下: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型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渴望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冷冰冰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他们的孩子十分害怕父母。即使进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不乏这样的家庭,敏锐的媒体同志把这种亲子关系形容成猫鼠关系,各种孩子反抗父母导致的伦常悲剧也时常见诸新闻头条。高响应+低要求=溺爱型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制定规矩,也很少要求孩子守规矩,确切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李某一就是被这种教育风格给坑了,不解释。低响应+低要求=忽略型这应该是最坏的教育,他们除了提供基本的照料外,对孩子漠不关心。全世界绝大多数变态杀人狂基本都有一个套路,幼年遭遗弃,经常被虐待,对正常社会怀着根深蒂固的仇恨。高响应+高要求=权威型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孩子也关爱有加。前几年,有些无良媒体对郎朗家的教育模式横加指责,认为父亲卖房子供郎朗学钢琴是冒险行为,这样不对;生活上对郎朗照顾太过周全,让他失去自理能力,这样也不对。我倒想说,人家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培养出世界前五的钢琴家,有什么可指摘的?1994年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了这种教育风格划分法的科学性,只需要了解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够大致预测出哪类家庭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