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 曾国藩做到了极致
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文章图片
中国的传统社会注重德治 。 德治主要就是依赖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和维系 。
人常说“舌下有龙泉 , 杀人不见血” , 可见人们是非常痛恨言语的伤害的 , 但这句话也在侧面说明了看似无形无质的言语 , 究竟蕴藏了何等强悍的力量 。 而这种令人敬畏的力量 , 又恰好是德治社会的重要维系 。
社会舆论监督个人德行 , 其“考评”过程和结果不仅停留在口头层面 , 还会在当时乃至其后一定时空内形成一种无形资产:名声 。
要么“流芳千古” , 要么“遗臭万年” , 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的 , 不但活着的时候重视 , 死了更在乎;不仅自己在乎 , 还要“不辱没列祖列宗” , 更不能让后世子孙蒙羞 。
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文章图片
那些做了官的士大夫 , 他们的最美好的名声状态就是“生则天下歌 , 死则天下哭” 。 但有别于普通百姓的是 , 一个官员的名声是拥有两套评判体系的 , 而且在绝大多数的历史长河里 , 这两套评判体系不但不会高度一致 , 甚至还是对立的 。
一套评判体系 , 来自于官员的职业体系内部 , 例如皇帝的评价、吏部的例行考评意见 , 还有同僚、上下级的印象;另一套评价体系 , 则来自于民间 , 用今天的流行词汇来表述 , 就是“服务对象”对这个人的人品、政绩、作风的品鉴 。
因此上 , 一个官员的名声就会因为评判体系的不同而细分为两个方面:官声与民望 。 好比“隔岸观火” , 官声是“火”们互相看 , 是圈子内部的互动 , 虽说官声会受来源、角度不同的各种“杂音”的干扰 , 但最终还是上级特别是皇帝的评价才具备“一锤定音”的特效 , 具有明显的层级、派别特征 。
民望则好比是“火”对面的人在观看 , 观看者虽然因为距离感而很难获得最为详尽、真实、细节化的信息 , 但却恰好因为距离感 , 却很容易让观者在更大的时空格局内 , 形成具有综合价值的评估 。 民望基本上没有层级特征 , 即便是所谓的“意见领袖” , 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干涉民望 。 由于观者获取的信息量大体均等 , 所以相对而言结民望的共识度极高 。
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文章图片
官声与民望的相互关系 , 有时官声比民望重要 , 有时民望比官声重要 , 有时势均力敌、雌雄难辨 , 二者的争衡状态几乎可以看作是某个王朝施政风格、兴衰成败的“晴雨表” 。 而且 , 根据官员的名声里官声和民望的性质、比重 , 也可以将官员大体分为五种类型 。
第一种 , 只有官声 , 没有民望 。 最典型的范例就是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和清朝乾隆时期的朝廷重臣和珅 。 二人都深得皇帝的喜好 , 视为心腹、忠臣、柱石 , 君臣关系达到了“如胶似漆” , 须臾不可离的地步 。
在同僚中间 , 这二人更是钻营者眼里的“升官符”和“财神爷” 。 不同朝代的两个皇帝 , 对魏忠贤、和珅二人言听计从 , 官员对其百般逢迎 。 特别是魏忠贤 , 有一帮子文人大肆赞美他德才兼备、盛德巍巍 , 给他修生祠 , 甚至建议让魏忠贤配享孔庙 。 但二人的民望如何 , 已经是一个不必在争论的话题 。
第二种 , 官声大于民望 。 这类官场“老油条”在历史中比比皆是 , 入仕之后大体奉行的“无过便是功”、明哲保身的信条 , 深谙“上司说你行 , 不行也行;上司说你不行 , 行也不行”的官场规则 , 凡事谨慎、处处小心 , 察言观色、惟上是从 , 为民请命、建功立业、造福后世的事罕见 , 但荣华富贵却不曾离身 。
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