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毛”了,成为超强霉菌的家园,为何难以清除?
以美国为主导、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的国际空间站 , 从1998年以来在轨道上已经运行20多年了 。 目前“服役”年限已经超过既定的10-15年时间 , 可以说“垂垂老矣” 。 这不 , 近年来 , 国际空间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 持续困扰着在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的宇航员们 。
比如 , 2018年8月 , 国际空间站 “联盟MS-09”飞船出现漏气事件 , 经查在飞船轨道舱的舱壁上 , 有一个长度近2毫米的裂缝 , 当时进行了紧急抢修 。 虽然当时控制住了 , 但国际空间站漏气事故 , 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 今年8月份 , 在空间站美国舱段 , 又发生了漏气 , 每天泄漏的气体总量大约在220克左右 。 漏气的困扰没有解决 , 另外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 也始终影响着宇航员们的工作和生活 , 那就是在国际空间站中出现了超强霉菌 , 不但在舱壁上能看到霉菌的身影 , 就连站内的空气中霉菌的含量也超标了 。
什么是霉菌?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会经常接触到霉菌 , 比如在过期的食物表面、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 都可以看到成片的黑绿色菌斑 。 从生物学角度看 ,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 , 是那些能够形成分枝状菌丝真菌种类的统称 。
霉菌的菌丝往往特别发达 , 不过没有像蘑菇那样的较大的子实体 , 在潮湿的地方 , 依靠无性或者有性繁殖方式 , 在物体上长出菌丝 。 根据菌丝的功能不同 , 可以划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生殖菌丝三种 , 共同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绒状或者蛛网状的菌落群体 。
霉菌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 其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 菌丝体上的任何一段 , 都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成一个新的个体 , 这是它们的一种增殖模式 。 但是在自然状态下 , 霉菌更多地依靠形成无性或者有性孢子来实现繁殖 。 其中 , 通过生殖菌丝分化成的是无性孢子 , 而通过同一菌丝结合或者不同性菌丝结合 , 都可以形成“接合”孢子 , 从而进行有性繁殖 。 正是由于霉菌的多种生殖方式 , 使得它们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 , 实施各异的繁殖策略 , 因此只要条件合适 , 它们的蔓延速度是非常快的 。
霉菌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耐受力很强 。 由于霉菌孢子具有小、轻、干、多的特点 , 而且还能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进行长时间的休眠 , 同时可以抵御高低温、强辐射等极端环境的冲击 , 所以抗逆性很强 , 在世界很多地方包括太空中都有可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
空间站上的超强霉菌
霉菌在地球的绝大多数环境中 , 都是存在的 , 可以说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区域 , 必然都能符合它们繁殖的标准 , 所以与人类的关联度和影响非常强 。 那么 , 在空气接近真空、微重力以及辐射强度很大的太空环境中 , 也会有霉菌的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 。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接收宇航员进行太空驻留任务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地外场所 , 早在2016年时 , 就在国际空间站的舱壁上发现了霉菌的身影 , 比如内舱壁上、空气中甚至外舱壁上 , 都被发现过 。
虽然霉菌的个体非常小 , 但是在数量多、繁殖快、适宜性强等特点的加持下 , 在空间站中霉菌形成了“规模效应” , 不但腐蚀舱壁、污染食物和空气 , 而且还会对空间站内进行的科学实验、实验植物生长、培育的蔬菜造成严重冲击 , 甚至还能直接影响宇航员的身体健康 , 引发诸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
霉菌为什么能在空间站上生存?
刚才提到了 , 霉菌在地球上的适应性非常强 , 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 , 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霉菌 , 在空间站内部 , 具备着人类长期驻留所需的空气、水和温度条件 , 而这些条件对于霉菌来说 , 肯定也再“舒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