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后浪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前浪该做什么样的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高路
一年前,由哔哩哔哩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后浪》不仅走进央视,而且登陆《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一年后,B站再度发布演讲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视频中两位初中生,以集结了全国各省市26所学校955名初中生的真实观点,告诉我们,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面对后浪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前浪该做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这一次的演讲没有了《后浪》的激情澎湃,却显现出理性和智慧的力量。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有时候,有些问题反着问可能更切中要害,比如你问他想做什么人,从嘴里蹦出来的很可能是一堆漂亮的词藻,难免流于空洞,但若问他不想做什么样的人就是问题导向了,引导初中生从社会现象中寻找答案,呈现出来的观点就要丰富真实很多。
“不想做”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年轻人想做的。比如,“我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随时随地把人群锯成两半。”这是提醒自己看问题要全面要多层次多角度,不要预设立场,而应该深入事件之中。“我不想做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这是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具备独立判断力和分析能力的人,不要轻信盲从。“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是提醒自己要有担当,“我不想做一个油腻的人”则是提醒自己要有追求。
而他们的回答,完美得让我们都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这些不想做的人和事都做到了,那离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也就不远了。
一群初中生能有这样深入的思考,并且对社会问题有这么明确的态度,清晰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可见,他们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代,他们也关心社会话题,也一起参与了社会现象的讨论,并跟随着社会的步伐一齐进步。这是比答案本身更让人欢心鼓舞的现象。
所以,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早该扔掉,我们应该多想想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人,如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都成长为他们理想中的人。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如何避免成为让年轻人鄙视的人?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不想做的也正是这个社会的痛点。把人群锯成两半,不就是很多人正在做的事吗?不问对错不问是非,为反对而反对,缺乏同理心,为了自己的利益漠视他人的利益;隐身人则太普遍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面对不良社会现象,沉默是金,得了便宜则沾沾自喜,而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则又愤愤不平;“生产流水线上的人”则直击一些行业的弊端,台上是光鲜的人设,是明星,台下却藏污纳垢、偷税漏税、吸毒出轨,他们本该是年轻人的榜样,却制造了太多的负能量。
孩子们以纯真而犀利的眼神看穿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伪装。孩子们不想做这样的人同样也是对成人世界的鞭笞。其实改变无需从下一代开始,大家都可以有所作为。
面对后浪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前浪们则更应思考,该树立怎样的榜样,给年轻一代更多正向和积极的力量。
面对后浪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前浪该做什么样的人】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