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揭秘: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冒籍现象

引言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高考移民,主要是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其实在古代一样有“高考移民”,只不过那个时候有一个更为高雅的名字称之为:冒籍!
中国古代科举揭秘: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冒籍现象
文章插图
明朝冒籍现象
所谓的冒籍就是“假冒籍贯”。在我国科举时代,无论唐宋时期的解试,还是明清时期的乡试,一般要求考生在原籍地报考,若以他处籍贯冒充本处籍贯而应试科举者称冒籍。明代处于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阶段,冒籍更是普遍,
“各省多有冒籍无耻之人”“两直(南北直隶)”乃都会之地,“凡遇开科,多有诈冒乡贯报作生员”;云贵等边远地区因文教落后,故常被侥幸之徒觊觎,“往往赴彼投充增广生员,诈冒乡贯应试”;科举发达省份也同样存在冒籍现象,福建“闽清一学,不过为冒籍之人登垄之所耳”。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明朝冒籍应考十分普通,特别是在南北直隶中冒籍更加普遍,
《明英宗实录》:“凡遇开科,多有诈冒乡贯报作生员”。
景泰四,“顺天举冒籍者十二人”;成化四年,浙江乐清人章元应,“冒籍应天中式”
如果说景泰和成化年间冒籍现象还不算严重,但是到了嘉靖和万历年间这种事情就突然增多了。
嘉靖二十二年,陆光祚、郑梦纲等十三人冒籍顺天中式被劾奏,浙江秀水县人马銮亦因冒籍顺天中式被除名;
嘉靖四十三年,章礼等五人冒籍顺中式;
万历十三年,史记纯、冯诗等八名浙江生员冒籍顺天中式;
万历十六年,浙江人王国昌冒籍应天中式。
南北直隶是大明王朝的南北二京都被这样,其他地区天高皇帝远更加不能幸免了,很多南北直隶的人冒籍到此处参加科举,大大提升了中举的几率,据《浙江通志》记载,自宣德元年丙午科各省直按解额录取开始至明末,共有132名浙江人在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中式,其中自然也不乏冒籍者!
这只是统计了其中一部分,足以看出来明朝的冒籍现象十分普遍,其实这种冒籍现象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当然了也要区分地域,因为各个不同的地域冒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一样,下面分开来说一下。
中国古代科举揭秘: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冒籍现象
文章插图
冒籍制度出现的原因
南北直隶出现冒籍现象的原因
一、中的几率高
《明代学校科举与任官制度研究》:两直解额高居全国前两位,中式率居大明第二和第六位!
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中的几率高,在这里考试录取率比较高,在其他地方考不上,在这里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二、官员的纵容
在南北直隶冒籍应考的人大多都是官僚子弟,嘉靖二十二年冒籍顺天中式生员陆光柞为工部侍郎陆杰之子,毛延魁是太仆寺卿毛渠之子等,这十分普遍,万历八年进士伍袁萃所言,“世之冒籍者何多也,则皆父兄之过也”可以看出来这些冒籍者身份都比较搞怪,基本上都是官员的子侄辈的,这也是就是官宦世家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南北直隶以外冒籍的原因
一、朝廷的规定
在边远地区,比如云贵川等地,明朝曾经规定:“学校乏材处,许他县人补充生员,比乃有冒籍入学者”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些地方生员不够,可以允许其他地方的生员补充到这里,本来是为了地方的文教,可是这就给冒籍者带来了便利,一定程度上是朝廷规定让他们钻了空子。
二、侥幸心理
冒籍除了去南北直隶,这是好的选择,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实力去那里的,于是他们就冒籍到那些人数少的地区,那里中式较易所以存在侥幸心理,这也是冒籍者都普遍存在的心理吧,这还和现在的高考移民有着一样的心里。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比如这名学子或者生员在本地犯了王法不能去参加科举,冒籍到其他地方,然后改个名字也就可以了,这个原因也有。
冒籍制度其实严重的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明朝廷也不会置之不理的,所以明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范科举冒籍现象的出现。下面我具体讲一下明朝如何防范冒籍制度的。
防范冒籍制度的措施
现籍地应试制度
这个很好理解,那就是你要在你的原籍地应考,这不是明朝的首创,唐朝时候就有此固定,明朝对此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从“禁止官员子侄人等于父兄任职直省参加科举考试”和“考生户籍地发生跨直省变化,则规定在现籍地报考”两个方面论述了考生必须在现籍地应试,其中后者又分为“文官子弟获京卫籍可在顺天乡试”、“跨直省迁移的卫所举子应在现籍卫所所在直省或指定直省报考应试”、“跨直省迁移的太医院籍、钦天监籍、富户籍、匠籍等人户一律在现籍地报考”以及“所有跨直省自行迁徙且就地附籍的人户都一律在现籍地报考”四个方面。又从“两京监生可参加两京乡试”、“无南、北直隶现籍的两京钦天监‘天文生、阴阳人及官生子弟’以及‘医士、医生在册食粮执役者’也许‘在京乡试’”及“‘官之未入流者’、吏员和教官皆可在任职地报考”三个方面对明代非现籍地的合法报考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