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半生出走》,一首歌曲,两层感动


胡彦斌《半生出走》,一首歌曲,两层感动
文章插图
在听胡彦斌全新歌曲《半生出走》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于他,我们或许一直以来都存在误解:“全能唱作音乐人”这个称号并不只是讲他对于创作制作等多维度的兼顾,也不是单纯强调他对于各样流行音乐元素的熟稔,所谓“全能”应当更多是描述他在技术跟情感之间精准配比的能力。
对此怎样来解读?论在音乐方面的创想性以及将最前沿流行潮流本土化的意识,他已然抵达顶尖。但他从来没有沉迷于“为了显示技术而技术”的游戏,因为清晰知道“技术服务于表达”的要义。他属于技术型歌手,更是以巧妙技术确切传达情感的践行者。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即便可以强烈感受到技术的闪光点,但从来不会出现技术掩盖情感表达的问题。
初听《半生出走》,开场36秒那一刻的停顿瞬间就留下深刻记忆点。这一细节处理自然体现出巧妙技术的运用,而真正的巧妙在于技术在此刻跟情感达成完美自洽,停顿的那一秒正好对应着第一句唱词“时间像无声的匕首”里的“无声”,不构成浮夸的炫技,只有恰到好处的设计。歌曲行进中骤然暂停,既有在听感上提请听者注意的功效,又在表达层面以留白呼应着歌词文本,进而强化了“时间”的主题。
技术从来都不专指宏大精锐的工业级手法,纯熟技术需要融入到歌曲正常表达叙事的方方面面。
歌曲另外一处相对显著的记忆点应该是出现在Bridge段落的连续强声输出直至实唱Belting的Vocal技术展现。情绪至高点在这里抵达,必然制造出听觉体验上“彻底释放”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规认知里的“劲爽”。通常,演唱到这里讲求的是极致技术,人声显现出辉煌与旷远的感觉。而胡彦斌,在做加法的过程中清醒地做着减法,即,表现出倾情但并不歇斯底里,情绪饱满但绝不失控。由此,这个段落在很好释放情绪的基底之上,又完满理顺了歌曲的走向,最终促使《半生出走》在大动态的起伏中收场,荡气回肠。
胡彦斌《半生出走》,一首歌曲,两层感动
文章插图
表达始终保持着技术跟情绪的融合。并且就《半生出走》整体来讲,胡彦斌明显有意识在“弱化”技术的表现力,而专注于以情动人。这说的是,歌曲没有毫无根据的技术花样,专注于是用真挚情感感染听者。于此,《半生出走》让我意识到另外一个重点:音乐表达的目的不是例行公事地把歌曲“做”出来,也不是只停留在“表达自我”的阶段,而是要打动别人。???
别误会,我不是说“表达自我”跟“打动别人”相矛盾。恰恰相反,它们之间可以产生联结,因为有共鸣在起作用。《半生出走》不是孤芳自赏的歌曲,胡彦斌在微博上讲到的,创作《半生出走》这首作品希望可以赋予所有为生活奔忙、为梦想奋斗的人内心的力量和向上的动力!我是想说,他不仅表达自我,同步地也在打动别人。
胡彦斌《半生出走》,一首歌曲,两层感动
文章插图
胡彦斌《半生出走》,一首歌曲,两层感动】他当然做到了。他讲述“我”的故事,各位可以从中听到“我们”的故事。
《半生出走》以极其写实的手笔,道尽现实世界中“我们”内心的压力与挣扎,这种感觉你我能懂。共鸣可以因为熟悉而顺畅触发,这分明是歌曲可谓高明的地方,它不刻意,是用朴质的文本阐述出普世化的体验,若是生活经历丰富当然深有体会,即便还尚未有类似阅历,也会因文字质感里真切的临场感而有所感触,加之歌曲复古的编曲以及胡彦斌沧桑感的音色都在进一步强化诉述感觉,就更加明确了真情意味。正如在《为歌而赞》节目里,年龄结构偏年轻,音乐口味偏市场化的“百赞团”,在听过歌曲后同样被深深感动。
我想,诸如“半生出走,做岁月的对手”这样的精神内核,是不太容易出现年龄以及口味壁垒的。
就我个人而言,《半生出走》带来的感动是多层面的,一层面是歌曲自身内容所产生的情感冲击,这个非常直观且有力。另一层面则是来自胡彦斌的创作初衷。这样一首传统范式的歌曲在今时显得不那么时尚,其中可以领略到经典华语抒情歌曲的精髓,恰好正是这种“不时尚”方才突出难得。说实话,胡彦斌完全有理由且有能力紧追国际风潮,来迎合年轻一代听众的需求。但《半生出走》进行了完全逆向的尝试,按照他的说法,歌曲创作的对象是一直以来支持他的歌迷,那些三十岁、四十岁,在家中担当重任的中年群体。这些可能是已经被市场“遗忘”的人群,胡彦斌没有忘记,他依然愿意用简单不做作的方式来跟“我们”对话,音乐真正成为平等沟通以及真诚疗愈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