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只是因为他的道德洁癖吗?

文┃倬琰
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只是因为他的道德洁癖吗?
文章插图
海瑞作为历史上的三大''青天''之一,正直、不阿是他留给后世最大的印象。不被重用成为他最被同情的地方,而不通情理又是他最被批评的因素。但海瑞却是一个被误解的人,在政治上他道德洁癖,但生活中却并非那么顽固不化。而他不被重用的原因,也并非过于正直。┃并非是棵木头海瑞的''青天''名声是其留名青史的最大根本,但这歌名声,却并非都算是夸赞。或者说,这个名声,既是其支持者,包括最大的群体平民百姓的广泛传唱;同时也是很多批评者将一些不近人情的事例安在海瑞的身上,而共同塑造的。海瑞是一个清官,而他这个清官的名声太盛,加之其终究没有做到像其高名声那样成为宰辅高官,因而''一无是处''的清官成为海瑞的著名评价之一。
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只是因为他的道德洁癖吗?
文章插图
【海瑞】但其实,海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改革者,其一心想要做到的就是革除世宗嘉靖直至神宗万历时期的明朝官场、社会弊病。只不过他没有做到张居正那样位置、得到那样的机会去实践,这将在下面详细探讨。但海瑞并非毫无政绩,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却依然是有所成效的。且不说海瑞以六品户部主事冒死上疏,直斥嘉靖迷信方术,罔顾民生,虽然这不是言官的职责,也落下夸夸其谈、呈口舌之快的指责。但同时的张居正同样''临戎虚负三关险,推毂谁当万里侯'',虽不像海瑞那样极端,但海瑞的想法并没有问题。后来构成''万历新政''核心措施之一的''一条鞭法'',海瑞就是最早的推行者之一。巡抚应天的任上,虽然施政严苛有可商榷之处,但一上任就疏浚了吴淞江。同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在他能做到的范围内,海瑞的施政还是有一定作为的。这招来既得利益者和庸碌无能之辈的嫉恨,所以海瑞有很多不近人情的传说就是这些人安在他头上的。给事中戴凤翔收受请托,弹劾海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而御史房寰害怕贪污事泄所以先发制人,说海瑞''大奸极诈,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损君辱国''。更著名的便是海瑞因女儿犯错而将其缢杀的说法也都是出自房寰之口。海瑞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这让人们以为他是一个腐儒卫道士,但事实上,海瑞对心学创立者陆九渊极为尊崇,反而大力批判程朱理学。
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只是因为他的道德洁癖吗?
文章插图
【程颐】海瑞在行动上亦反对程颐所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烈观。他曾因婆媳矛盾休妻许氏,但却劝其改嫁,并借钱为其办嫁妆。在淳安知县任上,他还禁止民间溺杀女婴的陋习。成为应天巡抚后,又下令辖区内寡妇改嫁。海瑞正直、清廉,但并非是一课顽固不化、没有人情的木头。他对待亲人并不比正常人严酷,而在施政上也不是一无是处。但他还是没有真正得到重用,而他不得重用的原因,远不止是张居正或者皇帝不喜他过于正直而已。┃有长必然有短说起海瑞不受重用,就一定会提到张居正。不仅为海瑞鸣不平,认为海瑞无法得到应有的地位就是张居正的打压,并因此一并批评张居正重才失德、品行不端。但事实上,张居正和海瑞从根本目的和政治追求上是同一种人。而且张居正并非认为海瑞是只会清廉的无用清官,海瑞亦对张居正有正面评价,甚至在其身死名裂的时候还为其说话。
海瑞不受重用真的只是因为他的道德洁癖吗?
文章插图
【张居正】前面说到,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大刀阔斧治贪除弊,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遭到诬陷攻击,张居正致信海瑞''讹言沸腾,听着惶惑。仆谬忝钧轴,得与参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摧浮淫之议,有深愧焉。''不仅认为海瑞施政无错,并且为自己不能对其进行帮助而惭愧。而海瑞对张居正多年的改革事业同样高度评价,没有因为未受重用而心怀不满:''嘉隆之中,正胡广中庸之会,岳老目击其后而一扫新之。''对于张居正受到的批评,海瑞同样认为''数年来纷纷攻击,大抵入瑜之瑕''。张居正对海瑞并没有个人成见,没有重用海瑞,是在实际的施政方面,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政见,加之海瑞自身的不足,最终导致了这种情况。这就不得不对于二人做一下比较,才能看出海瑞与张居正的不同之处,也才能看到海瑞为何终究有不如张居正的地方。海瑞与张居正实际上都是改革者,面对明朝中期不断腐败的吏治、平静下实际弊端重重的经济,二人都有着改革的理想。不过,对于明代的改革者,有一个沉重的包袱横亘在他们面前,就是''祖宗成法''的问题。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十八年下令''后世敢有言改更祖制者,以奸臣论''。因而在明朝的百年来,任何事情都逃不过祖宗家法的''挟制''。因而,借助''祖制''改革,成为改革者推行改革的最好方式。而面对祖制,海瑞和张居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海瑞正直的性格和对于底层情况的体会,让他对于''祖制''不只是借用,而是真正的推崇。他''以身为障,回既倒之狂澜;以身为标,开复古之门路。''就像孔子''恢复周礼''的理想一样,想要完全恢复明初的制度与方式。而张居正则不同,张居正认同明初以人为本、与民更始的思想内核,但不拘泥于一朝一令。以''祖制''作为抵挡言官攻击的挡箭牌,以效果为目的,并非为了改革而改革。这便是海瑞的第一项不足,虽然二人都是以''祖宗成法''为武器,但张居正对于''祖宗之法''的灵活态度,无疑显得比海瑞更''理性''。除了观点上的不同,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二人同样在相同的目标下,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一直以来,后世都批评张居正''重才失德'',但事实上,海瑞认为''言才于德,先立其大,独认本心。''张居正同样秉持''官以操守为先,廉且能者上也,即不能兼,且先取廉者。''只不过,张居正的''德才并举''更多的是大政方针,他欣赏的是''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在必须有所为的情况下,有能力有所为的人更加符合张居正的标准。而海瑞则确确实实发挥了其''道德洁癖''的特点,对于德行不够的人,才能再好也不入其眼。同用人一样,具体施政之时,张居正力主''按綹徐行…唯恐蹈于矫枉之过''。然而海瑞如同在用人上的坚持一样,认为''不过直不能矫枉'',认准了的目的,撞倒了南墙也要施行下去。对于海瑞的症结,张居正看得很清楚 ''三尺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能堪也。''他认为''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天下信之。然考其政,多未通方,只宜坐镇雅俗,不当重烦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