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华为“备胎”曝光,麒麟990A够用两年,原来任正非早有准备


运营商|华为“备胎”曝光,麒麟990A够用两年,原来任正非早有准备
文章图片
运营商|华为“备胎”曝光,麒麟990A够用两年,原来任正非早有准备
文章图片
运营商|华为“备胎”曝光,麒麟990A够用两年,原来任正非早有准备
文章图片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 , 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唱衰”华为 , 并认为2021年很有可能成为拐点 。 理由是手机出货量一减再减 , 鸿蒙和IOT设备遭殃 , 运营商业务自身难保 , 而挖矿和华为云又难解燃眉之急 。 稍有不慎 , 就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 。 基于这一认知 , 华为的行为就显得很奇怪 。 非但没有勒紧腰带过日子 , 还大方分红 , 增加研发投入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
【运营商|华为“备胎”曝光,麒麟990A够用两年,原来任正非早有准备】
发布会一茬接一茬地开 , 专利三天两头地发 , 哪有步履维艰的样子?带着怀疑和期待 , 时间来到4月12日 , 华为企业BG副总裁陈帮华放出猛料:“2020年 , 企业BG销售收超过100亿美元 , 同比增长23% 。 2021年 , 我们将挑战200亿美元 。 ”当时笔者就留了一个心眼 , 特地查了一下 。 发现陈帮华口中的“100亿美元” , 实际上是1003亿元 。 那么 , 有望在2021年实现的“200亿美元” , 又是多少钱?
正思量 , “北汽跟华为联手造车”的消息印入眼帘 。 所合作的项目 , 就包括了鸿蒙智能座舱和激光雷达 , 所以这仍然是一笔to B的生意 。 华为为北汽提供软件和硬件 , 直接从企业处收钱 。 4月18日 , 新京报称“华为将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 。 负责该项目的王军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研发团队 , 已经超过了5000人 。 预计2021年的相关研发支出 , 将超过10亿美元 。 ”

5000人是什么概念呢?雷军在宣布造车的那场发布会上 , 是这样说的“小米有钱(现金储备超过1000亿元) , 小米也有人(研发人员突破1万人)”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智能汽车业务 , 是华为用于顶替手机销售收入缺口的底牌吗?我们来看三件事 , 第一、高通断供发生于2019年5月 , 当月27日 , 任正非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 任正非说:“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是我们未来的三大突破点 。 ”

第二、4月12日 , 也就是陈帮华宣布挑战200亿美元的那天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将联合车企 , 推出三个子品牌” 。 这件事很奇怪 , 如果华为没打算亲自造车 , 何必限定名额?如果确定亲自造车 , 就华为的影响力而言 , 为什么不等资金方便些的时候再做?第三、在华为智能座舱的海报里 , 藏着一颗名叫“麒麟990A”的新款芯片 。 据“华为影业Fans”4月18日爆料 , 该车规级芯片起码够用两年 。
为方便理解 , 我们从疑点切入 。 智慧挖矿前程未卜 , 华为云的2020年第四季度份额出现下滑 , 多出来的千亿规模营收哪来的?既然“以后可能亲自造车” , 为什么华为还急着做大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规级芯片检验周期远长于手机芯片 , 毕竟动辄需要使用十多年 , 结果华为只用了两年就开始往外卖 。 不仅如此 , 早在2020年9月 , 台积电就已经不能再为华为代工了 , 两年的用量又是什么时候下单的呢?
到这 , 答案就已经很清楚了 。 海思早就开始了麒麟990A的研发工作 , 而任正非也把智慧汽车业务 , 作为手机业务的“备胎” 。 留有后手 , 才能举重若轻 。 毕竟 , 车规级芯片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不高 , 普遍在12nm及以上 。 等到2023年 , 库存消耗殆尽 , 代工厂的生产水平也跟了上来 。 最后 , 用徐直军的话收尾:过去两年 , 华为主要思考如何活下去 。 现在 , 已经做好长期待在名单中的准备 , 开始考虑未来如何活得更好一点 。 (李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