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讲敦煌文化

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敦煌莫高窟之于我,就好比曲阜之于儒生,麦加之于穆斯林,耶路撒冷之于基督徒。这些年来,我常跟身边的人谈敦煌“魅力”,尤其是下一代。
女儿8岁了,喜欢画画。前不久,我给她买了一套敦煌涂色书,本以为她会喜欢。没想到,她翻了一次后就再没碰过,让我懊恼不已,“这么好的东西,孩子怎么就不喜欢呢?”
如何给孩子讲敦煌文化
文章插图
视觉中国 供图
上周末逛书店,女儿第一次主动找书,找到《斗罗大陆》漫画版后,她就一个人坐凳子看,2个小时看完了两本。回家路上,她还津津有味的跟我聊《赘婿》,说什么郭麒麟穿越了………
如何给孩子讲敦煌文化】看得出,她开始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了,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孩子光看流行书,但这似乎又是一种“必要的俗套”。一来,小学生流行谈这个,谁了解更多就占有更多话语权,“俗套”让她合群、温暖;二来,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总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这些“俗套”的看法,“个人就只能陷入纯粹感觉的汪洋之中”,无法对现实进行归类,也就无法理解现实。
儿歌、穿越剧、流行音乐这些“俗套”比较接近认知社会学里的“范畴性知识”。是儿童把握现实世界的脚手架。据说诗人北岛常在聚会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唱《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还朗诵“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阿城还以为北岛在开玩笑,后来发现不是。“他喝酒了,在抒发真的情绪,得唱共和国情感模式的歌才抒得出来。”
尽管如此,我还是耿耿于怀。我们就不能给孩子更好的“俗套”吗?就不能让孩子们以“敦煌壁画”作认知世界的“脚手架”吗?
如何给孩子讲敦煌文化
文章插图
视觉中国 供图
最近,我一直在网上搜寻“合适”的敦煌文创,这个过程有惊喜,也有遗憾。比如,有一款“云游敦煌”的微信小程序,里面有取材于《伎乐图》的动画剧,时长不到3分鐘,却通过壁画的乐手们为谁是“大唐乐队”的C位争论不休,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箜篌就少了空灵,没有横笛就缺了高音,没有阮咸便减了醇厚,琵琶弹奏更是乐队之魂……大唐乐队里谁也不能缺。”
这就水到渠成普及了唐朝乐器。动画剧还可以选一个角色来配音,有参与感,孩子蛮喜欢。可惜这些动画剧都是小故事,要是能整合起来拍一部类似《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或者开发一款“敦煌盗宝”的游戏,让道士王圆箓复活,让孩子们可以换上各种敦煌道具服装,ps千姿百态的佛手,岂不更带劲?
敦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要给国人带来知识增量。比如,在小程序“从颜色探索”一栏里,点开后只有几张某种颜色的图,是不是可以增加张大千对《张议潮之女供养像》红绿对比的分析之类品鉴?“从朝代探索”栏目,也只是罗列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壁画,是不不可以加入敦煌学家段文杰、赵声良对壁画朝代风格演进的分析呢?
陈丹青谈到西域壁画时有段妙论:“中东艺术由西域道中的汉人过一道手,那妖媚繁华变为干爽神秀,转成大汉气象。”汉代以前,中国绘画向来是重线不重形块,人体表现很弱。到了魏晋,由于佛教艺术的冲击,画家们开始开始吸收消化西方的“形块”观念,这在敦煌壁画的发展史上有清晰表现。
数字时代,倘若“敦煌文创”天女散花般链接相关学术成果,且以“俗套”出之,就能“深入浅出”地走进千家万户,时光的诗意方可滋养中华文化的根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