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利华|文学大咖谈|专访淄博市作协主席宗利华:穿着警服的小说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孙远明 曹竹青 张荐博 李晓旭 设计 许晨
2月15日,在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征集期间,采访人员踏上寻访山东十六市作协主席的第一站,前往淄博,听淄博市作协主席宗利华讲讲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见过宗利华的人,会被他身上的神秘感所吸引。他有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淄博市公安局的警察,另一个身份是淄博市作协主席。两个身份,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看起来毫不相关,却又实实在在地巧妙融合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对文学的执着与偏爱
宗利华与文学之间,始终有根线在连接着,这根线,叫做爱好。即使命运将他带离文学,又会被他执着地拉回到文学的轨道上。
宗利华生于淄博,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高中时,宗利华就和几个同学成立了文学社,一起交流喜欢的作家和阅读心得。在经历复读失利后,宗利华曾经干过制丝厂电工,当过看大门、送报纸的保安。期间,宗利华会把人家丢弃不用的废报纸上的文章剪下来装订成册,开始偷偷地写点很短的散文,写了也就悄悄留着,从没投过稿。
两年的警校生涯,和文学丝毫不沾边儿,但宗利华坚持写作,并开始向当地报刊投稿。1994年,宗利华在《淄博日报》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稿费15元,宗利华决定去买本书奖励一下自己。“这本书到现在还在我书橱里。”
宗利华真正想当作家,是在参加工作后。“当时市公安局要办一份报纸,需要一批新生力量,可能了解到我写东西,直接把我调去实习。实习完毕,直接留下。那张小报纸四个版面,第四版是副刊版,我恰好是该版编辑。”在这几年中,宗利华开始认识一些作家,也渐渐萌生了要当一个作家的愿望。
宗利华|文学大咖谈|专访淄博市作协主席宗利华:穿着警服的小说家
文章插图
作家必须得是“杂家”
因为喜欢看《小小说选刊》,宗利华逐渐摸清了自己的文学方向:进行小小说的创作。宗利华自1996年开始创作,以《绿豆》出道,叩开了小小说的大门。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小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小小说选刊》转载并将其评为1999-2000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
2005年,宗利华又以《越位》为首的10篇作品,获得小小说业界的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他的作品情节跳跃、富有张力、节奏快捷、变化多端。有评论家评价他的作品:无论是描写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人生,都有着人物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因而可读性较强。同时,宗利华的小小说又有较强对人性的拷问和批判意识。他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时代气息,善于用人物对话表现个性特征,不乏生动和直面人生的热情。
小小说短而精,有其自身的框架、语言和意蕴,写好不易,但宗利华却屡屡突破自己,一直给读者惊喜。他的爱好广泛,喜欢绘画、电影、足球、阅读等等,这些都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比如和绘画相关的《唐卡》,和电影相关的《十诫》,和足球相关的《越位》……在宗利华看来,爱好和文学是相通的,一个作家,必须得是一个“杂家”,作家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能越写越窄。同时,对于意蕴的表达,电影、绘画、舞蹈等和文字都具有一样的作用,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因此,在宗利华的博客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对于诸多爱好的思考,去考究它们的叙事方式、表达手法等。
宗利华|文学大咖谈|专访淄博市作协主席宗利华:穿着警服的小说家
文章插图
穿警服的作家
作家和警察,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角色,也一度曾让宗利华头疼。但走过一路的他渐渐发现,“两条腿”走路,会走得更加稳健。
宗利华曾经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公安作家班(1999年)、山东省作协第二届青年作家高研班(2007年)、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0年)、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届中青年作家深造班(2015年)。
2010年,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宗利华发表了一篇《焦虑,以及突破》的散记,这时候的他开始剖析自己:一方面是,如何突破文学方面的瓶颈;另一方面是,如何协调两种看似泾渭分明的角色带来的冲突。“身处基层的我,多数时候,却必须面临许多很实际的、细节化的、不可知的、往往还是无情的选择。当你同时喜欢两种节奏感完全不同的职业,注定存在某种痛苦。这完全是理想与现实的、感性和理性的两种模式。”
宗利华文学创造的前十年,一直专注于小小说的创作,从2007年开始,宗利华逐渐转型,向中长篇小说进军。他这样解释:“在小小说领域,我已经没法颠覆我自己了。”也是在这时起,宗利华遇到了一个机会。他从原来淄博市公安局宣传部门,被下派到一个县城派出所当基层民警。那个派出所在城郊结合部,两年的所见所闻,促成了宗利华的中篇小说《香树街》,以及后来以“香树街”为背景的一系列小说。基层民警的工作,让宗利华直面很多矛盾冲突,人性善恶,给了他对生命和生活更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这是警察这个职业带给作家的与众不同的视角。评论家李掖平说:“宗利华凭借香树街,构建起自己的文学地标。”这条街也变成了宗利华的一个精神故乡,正如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