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檩|青未了|林霞: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

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
梁檩|青未了|林霞: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
文章插图
梁檩|青未了|林霞: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
文章插图
梁檩|青未了|林霞: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
文章插图
你还记得小时候是怎么吃饭的吗?
我说的是早年间人们吃饭的情形!
那时候连一个吃饭桌也没有,大家各人端着自己的饭碗,到处跑着吃,站着吃,蹲着吃,靠着墙跟儿依着大树吃,连小凳子也没有,有也懒得搬着,反正家里有一个两个也不够用的,所以就干脆不用了。
但是那种吃饭的味道和形式别有一番滋味儿,让人终生难忘!
那时候大家吃饭都喜欢到大门外,大街上,小巷子里,只要一到饭点儿,好些人,边聊边吃,边吃边聊,会有好多的故事好多的新鲜事,那种吃饭的味道很别致吧?
几乎天天如此,也差不多顿顿如此,一年四季,五冬六夏,很有意思的。
往往是这样,早晨,阳光从东屋后面照过来,把影子拉的很长,遮挡了大半个院子的时候,厨房里冒着白烟,饭出锅了,大家陆陆续续缩着脖子,从烟雾缭绕的小厨房里挤出来,端出自己的饭碗,那老锅台上的地方很小,你不端走,别人的碗没地方放,家里兄弟姐妹一大群,赶快给人腾地方。
各人端着碗,拿了筷子,手心里扣个窝头儿,再夹一点咸菜,放进窝头或者饭里,往往是母亲淹的酱黄瓜或者胡萝卜之类,或者是几根酱豆条。小孩子总喜欢吃里面的酱豆,扒来扒去就那么几个豆粒儿,,白萝卜条则咸的受不了,几根儿就够了。
端着碗去哪里?当然要去大门外,因为婶子大娘大爷大哥们已经在门外端着碗聊着呢!
大家喜欢凑堆儿,东头的往西凑凑,西头的往这走走,胡同里面的也出来了,大家自发的凑在一起,三五个一堆儿,七八个一伙儿,谁也不愿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家吃,即使有的人不愿凑堆儿,也是一个人远远的靠墙蹲着,看着大家,或者听着大家的闲话吃饭。
都出来了,像开会一样,但自发的,很自由,来去自如,闲聊无主题,可以说国家大事,也可以拉家常,可以说庄稼说收成,也可以说故事说传闻,可以是道听途说,也可以是集市上的听闻。总之,只要有人提出一个话题开了头,就会有人附和,反正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说多有利害的话,只是闲聊。说的人说的起劲,饭都忘了吃了,听的人听的入神,也忘了吃饭,一碗饭有的人不知道会吃多久,凉了也不在乎。说着说着吃完了一碗,赶紧回家再盛一碗。有的啦的起劲,不顾得回家,就对身旁的孩子说:“三儿,给我舀碗去。”小三儿一手端着自己的碗,一手不情愿的接过老爹的碗,嘴里嘟囔着,“你自己不会舀去!”他也听的入了神。
大家啦的那个着迷,一会儿也舍不得离开,没入迷的人看见了会在一旁偷笑。
这是闲时候的吃饭,往往大街边上谁家放的几根梁檩,哪年剩下的几块石头,或者门前的两棵椿树,就地取材,都成了大家伙儿用来吃饭的工具,用脚踩在上面,蹲在上面,或者坐在上面,男人一大早就去干活,趁吃饭的空儿歇歇,闲聊一会儿,像聚餐,很有乐趣的。
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也端着小碗儿跑出来,一路摇摇晃晃,撒的路上身上到处都是饭,吃的没有撒的多,脸上也是,说不定哪一会儿就把碗弄个底儿朝天。有人打趣说这是在种饭,像点庄稼一样。女人紧跟着,不停的数落,饭撒完了,免不了挨几下揍,还得回去再盛。
指不定哪家的孩子还会哭两声。小狗小鸡特别会凑热闹,它们跑过来捡食地上的饭粒儿,小狗往往要舔食孩子身上的,小鸡也过来抢,它会把嘴伸到碗里去啄,小孩子满脸泪痕,正眯着眼睛撒娇,但他受不了这个,就忍不住打起来,然后张开大嘴又哭,小鸡不管那一套,扑棱着翅膀又去啄他手里的馍馍。大人嚷起来,小孩子也不顾得再哭,他边打边吃饭,似乎跟小鸡小狗抢着吃。
当太阳升高了,大家都散了的时候,小鸟儿们则唧唧喳喳的飞来,啄食地上的饭粒儿,尤其小麻雀儿,每次必到的!
饭时人们的话题也多是漫无目的的,你一句我一句,说说东说说西,饭碗里没啥好东西,无非是地瓜玉米粥,天天喝这个,虽说后来能吃上好面馍馍,但天天如此,也没啥好菜下肚,所以,大家就吃着简单的,说点丰富的,注意力不在饭上,在闲聊上,也很快乐。
梁檩|青未了|林霞:吃饭,记忆中那些场景】农闲时候吃饭可以多聊会儿,忙时候则不行。大家匆匆忙忙吃完,还要去干活。但只要是吃饭,都习惯的端着碗到大街上或者大门外,哪怕一个人靠墙蹲着,也吃的津津有味。街不大,直直的,一望两头,有几个吃饭晚的,往往惹人笑,但决没啥别的意思。所以哪怕一个人在大街上吃饭,也不会不好意思,也不会想着是不是人笑话?没那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