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翻译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翻译其一
把无盐画再美也除不去她本身的丑,梅花在画家笔下更加秀美是因为它本身就有风韵 。
即使把自然中的白梅处理成墨梅,桃花、李花依旧只能对梅花俯首称臣 。
其四
含章殿下曾经衬得人容颜如春风的梅花,神奇地出现在画者笔下,简直巧夺天工 。
画者画梅不追求颜色等外在形似,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只求其神韵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原文其一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
其四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注释1、无盐:战国时齐国的一位妇女,本名钟离春 。因是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人,后人也就称她为无盐 。她容貌丑陋,但有德行,后被齐宣王立为王后 。
2、此花:指画中的梅花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翻译】3、清姝(shū):清秀而美丽 。
4、从教(zòng jiāo):纵教,纵使 。从,同“纵” 。
5、含章:宫殿名 。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檐下,梅花落额上,成六出花,拂之不去 。后世妇女效为“梅花妆” 。春风面:美丽的容貌 。
6、造化:创造、化育,也指天地、自然界 。秋兔毫:指毛笔 。秋天兔毛极细,称秋毫,适于制笔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创作背景这组水墨梅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至宣和元年(1119)间,其时诗人在京任辟雍录 。张规臣是诗人的表兄,颇有诗才,居京期间两人唱和甚多 。张规臣为衡阳花光寺长老仲仁所画的墨梅题了诗,这组诗是陈与义的和作 。这组诗一共五首,这是其中两首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赏析梅花是纯白的,用水墨画梅,无法显示色泽 。但在陈与义笔下,这种缺陷竟然变成了诗情 。诗人就从此生发,写下了这组兴寄深微、格调高远的七绝 。
第一首以桃李俗艳衬墨梅清姝,极写梅花本色,入笔便有波澜 。在诗人看来,巧妙的画笔终不能改变无盐的丑陋;眼前这幅梅花,纵使画成黑色,也无损梅的风姿,它的格调依然远在桃李之上 。
因为,桃李秾艳,难免媚俗;梅虽墨色,却自清姝 。一个“清”字,盛赞了梅花洁身自爱、孤高傲世的精神 。“仆奴”一词,自然是对庸俗的鞭挞 。
“从教变白能为黑”,借用屈原《九章·怀沙》“变白而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把白的当成黑的,把上面当成下面 。)句意 。
巧妙地把画里梅花变白为黑与人间薰莸不分、黑白颠倒相牵合,同时傲然宣称:梅花终究是梅花,桃李再艳也不会具备她那高洁修美的品格 。
这里的梅花和桃李,象征意义已十分明确 。从尺幅幽姿见出大千世界,使诗境陡然升华 。诗中隐然可见诗人孤芳自赏的胸怀和冷眼阅世的人生态度 。
第四首手法又变,改从赏画入手,着意赞美了画师的精妙技法和艺术境界 。“含章檐下”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故事 。据《杂五行书》载,正月初七,寿阳公主睡在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上,成五色花形,拂之不去,后世妇女乃效为“梅花妆” 。
诗一入手便把美人之面与高洁之花融合,衬出梅花的意态 。次句说,原来这巧夺天工之画,出于画师生花之笔,赞美画师的技法 。后两句翻进一层,说这位画师不仅技法巧参造化,而且艺术境界极高 。
他把白梅画成黑色,乃是“遗貌取神” 。他追求的是梅花意态之美,至于为白为黑,原不在意 。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在其内而忘其外”,取其意而遗其形 。
陈与义本来擅长绘事,他以画家之眼欣赏这幅墨梅,在颜色的黑白上翻出新意,巧用九方皋相马故事,用“意足不求颜色似”一语,道破画中所包含的“意在牝牡骊黄之外”的境界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的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