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区域经济特色分析

【如何进行区域经济特色分析】区域经济背景分析只有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经济的组成 。区域经济不是按地域划分的,而是依据相邻各地区经济组成相同或具有承接关系来认定的 。
区域经济也叫“地区经济” 。指分布于各个行政区域的那部分国民经济 。它的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 。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经济等方面联系比较频繁的居民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
科学分析经济形势 江西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 。我们要继续切实采取措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西部地区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要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要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要积极建设先进装备、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制造业亦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定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形势的新变化,依托现有基础,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在发挥优势中崛起 。一方面,中部地区要加强区域间发展战略的协调,积极吸引沿海地区产业和企业向中部地区合理转移,为中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中部地区还要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依托现有原材料产业和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促进产业升级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与此同时,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联系起来 。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通过三次产业间的比例以及区域资源是否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等标准来衡量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规律,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链变动出现了新的趋势: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先进制造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从事先进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国际产业分工的有利时机,在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推动不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转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应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措施 。东部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可以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基础,加速推动产业链向上端(研发)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拓展,同时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切实做好对引入企业的环保综合评估,在承接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与经营方式的创新 。东部地区可按照优化提升、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思路,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示范区建设,鼓励和支持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