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吗( 三 )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 。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 。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后来被毁 。
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称的大佛寺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 。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英文名称: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6)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 。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 。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 。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
资料:http://www.cctv.com/geography/shijieyichan/sanji/les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