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古代社会里 , 为了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 , 也为了能够不断地更新社会生产力 , 领导阶层会选取对国家发展有益的人才为国家服务 , 尤其是在帝国时代到来之后 , 不再像曾经那样以血脉为选择领导阶级的标准 。

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章图片
理论上来讲 , 平民阶层也有了做官的可能性 , 只不过每个朝代对于这件事情实施的手段不一样 。 比如说 , 汉朝是举孝廉 , 也就是说 , 那些清正廉明又有一定孝道的人被推荐到朝廷做官 , 之后又延伸出了九品中正制 , 就是各州郡县设中正官 , 由他将人才分成上上、上中、上下 , 中上、中中、中下 , 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 然后再依次授予官位 。
这些都是带有明显人治色彩和垄断色彩的制度 ,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寻找到一些人才 , 但是它的弊端很多 。
就拿举孝廉来讲 , 在东汉的时候 , 所谓的孝行和清正廉明几乎都成了一部分人沽名钓誉的手段 , 就像当时的谚语所说的那样 , 举秀才 , 不知书 , 察孝廉 , 父别居 , 地方官察举的秀才和孝廉 , 要么不学文化 , 要么不养父母 , 其中有很大的黑幕 , 基本上全是徒有虚名 。
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 , 在这两种制度的作用下 , 社会渐渐成了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的情形 , 直到后来的科举制度诞生 , 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 , 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 只要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学问而通过考试 , 哪怕自己出身寒门也有高官厚禄的可能 。

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章图片
由此也可以看出 , 从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 , 再到科举制度 , 帝国网罗人才的制度日趋成熟 , 尤其是科举制度一出 , 天下学子趋之若鹜 , 帝国的罗网疏而不漏 , 就像唐太宗一样 , 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便高兴的手舞足蹈 , 认为天下英雄都被收揽而来了 。
这好像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 因为通过这种人才选拔制度 , 帝国得到了人才 , 群众也得到了官位和财富 , 大家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不然 , 实际上 , 在这种交换当中 , 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 , 那就是帝国 ,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
首先在这场博弈当中 , 帝国付出的成本是极低的 , 甚至是没有的 。
一个寒门学子如果想要通过考试出人头地 , 他需要十年寒窗苦读 , 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 , 而且对于一个学子来讲 , 他的道路仿佛只有一种 , 也就是说 , 将全部的身家性命其实都压在了一条路上 。
可是 , 对于帝国来讲 , 其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几个官位和一些俸禄 , 这些成本是很低的 , 官职本身就是国家要安排给人民群众的 , 是一定要给出去的 , 皇帝攒在手里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 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

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章图片
而俸禄本身就是朝廷从人民群众手中聚集而来的 , 也是一定要给出去的 , 不给这些通过考试而升上来的人也要给别人 , 这些人可能还是什么世家大族的子弟 , 可能本身还没有多少才学 。
所以 , 帝国将官位和俸禄交给通过考试的人其实并没有损失东西 。 也就是说 ,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 , 官位和俸禄本身都不属于帝国 , 这两种东西存在的必要就是为了给予 。
因此 , 我们并不能将官位和俸禄看成是帝国的付出 。
可问题在于 , 帝国在这种并没有多少付出的情况下 , 却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红利 。
其一 , 它其实取得了整个知识界对于帝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 因为当天下读书人都对科举制度趋之若鹜之后 , 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人们认同的帝国的这种行为方式 , 对帝国的这种行为方式感到满足 , 感到开心 , 也就加剧了天下学子对于帝国的认同感 , 而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是帝国迫切需要而且必须需要的 。
当然 , 或许帝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方式并非只有一个 , 比如说 , 也可以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 , 也可以像汉武帝那样强制性的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把其他的学派都赶尽杀绝 , 但是这两种做法都有一定的压迫性 , 它对于整个意识形态没有作用 , 反而容易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感 。

为什么说,无论举孝廉、科举制等制度,都是帝国稳赚不赔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