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北宋太宗年间 , 北宋名臣钱若水在同州当推官(推官说白了就是基层的司法官员 , 主要就是审理上级指派下来的案件 , 或者是百姓递交的案件等) , 曾碰到过这样一个案件:
一个富户带着自己的儿子们 , 一起杀了家中的一个小婢女 , 并将婢女的尸体扔在水中 , 尸体随水漂走 。 因此同州录事参军判这父子数人为死刑 , 并将案卷呈交给知州复审 。 知州看过案卷 , 觉得判决并无不当之处 , 因此只等行刑处决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文章图片
可当钱若水看了案卷后却产生了疑问:
首先 , 富户父子一起杀死小婢女的动机不明 , 并且一个婢女 , 即使要杀 , 也不必父子一同动手 。 纵使杀人是事实 , 难道不分主犯和从犯吗?把父子数人都判处死刑 , 这明显量刑过重 。
其次 , 无尸首的原因也不能成立 。 就不说向水中抛尸体是否就隐秘得无人看见 , 纵使无人看见 , 尸首被抛入水中 , 流向下游也一定会有人发现 。 为何河流上下并没有和尸首有关的消息呢?难道一个人就这样无任何痕迹地被杀害了?
这两点疑问 , 钱若水无论怎样找理由 , 也不能说服自己 , 因此觉得案内肯定有文章 。 但这案子是同僚录事参军亲手所办 , 所以有怀疑也不好直说 。 唯一能解除疑问的就是这个小婢女可能没有死 , 如果能找到小婢女 , 无论死活;如若找不到 , 纵使是桩冤案也无能为力了 。 但找婢女这件事同样不能让知州和录事参军知晓 , 倘若知道了 , 不但影响找人 , 也会弄得知州与录事参军不快 。 因此 , 他决定将这个案子压着 , 暗中找人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文章图片
几天过去了 , 婢女仍然没有找到 , 录事参军听说钱若水对此案有怀疑 , 便来找钱若水 , 并很不友好地攻击他说:“你是不是收了这个富户的钱 , 想要开脱他的死罪?”钱若水并不发火 , 反而笑着说:“现在有好几个人因为这个案件要判成死刑 , 怎能不慎重从事、细细审核他们的供词呢?”但这录事参军的态度和催案的举动更让他怀疑 。
于是钱若水便私下了解调查 , 这才知道小婢女是从富户家里逃走的 , 而不是被杀死的 , 但却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 于是小婢女的父母告到了州里 , 州里让录事参军主审 。 录事参军曾向富户借过钱 , 富户不肯借 , 因此这两人结了怨 。 钱若水认为 , 判决中必定掺进了个人恩怨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文章图片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 , 钱若水找人的信心更足了 。 他一方面顶住录事参军和州官的催促 , 一边加紧找人 。 录事参军与州官多次催案 , 都被钱若水以各种理由推托 , 因此 , 州府上下大小官员都怪他在这件事上的反常态度 。
终于 , 在十多天后找到了那个小姑娘 。 钱若水这才去找知州 , 避开众人对知州说:“我之所以扣压案卷 , 是觉得那富户不是杀人凶手 。 那小婢女也没有死 。 在扣压案卷这段时间里 , 我一直在暗中寻找小婢女的下落 。 现在小婢女已经找到了 。 ”知州惊讶地问:“小婢女现在在何处?”钱若水说:“在我府上 , 明日带来 , 大人就可知这案子真相了!”知州首肯 。
第二天钱若水秘密地将婢女带到知州那里 , 先让她藏在竹帘后面 , 然后将小婢女的父母找来 , 问他们:“如果现在看到女儿 , 你们还能认识吗?”小婢女的父母回答说:“我们的女儿 , 怎么会不认识?”钱若水这才将小婢女从竹帘后推出来 , 小婢女的父母一见 , 立即上去抱住女儿说:“孩子 , 你跑到哪里去了?”小婢女这才道出实情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文章图片
原来这小婢女因为打碎了一个花盆 , 因为害怕被责罚 , 于是就把花盆的碎片藏起来 。 没想到花盆碎片被富户发现了 , 于是召集仆役们询问是谁打碎的 , 包括小婢女在内都说不知道 , 于是富户就说:“既然你们都不承认 , 此事一定会严查下去 , 一旦查到是谁打碎的 , 一定重罚!”这小婢女害怕了 , 当晚就从富户家里跑了出来 。 可是她不敢回家 , 怕富户去她家找她 , 于是她连夜投奔了远方一个表姑姑家里 , 直到被钱若水找到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文章图片
案件真相大白 。 知州这才将富户父子从狱中提出 , 全部释放了 。 那富户父子痛哭流涕地不肯离去 , 爬在地上不断地叩头 , 并对知州说:“假如没有大人的明断 , 我们一家早就全完了 , 我们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大人才好 。 ”知州说:“这不是我的功劳 , 你应该去感谢推官钱若水大人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