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家子|陈佩斯的“尴尬”里,有喜剧的真谛

瞧这一家子|陈佩斯的“尴尬”里,有喜剧的真谛
央视等平台近期播出的喜剧传承类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陈佩斯稳坐于导师席C位,彰显他在中国喜剧界的分量,只是处境有些“尴尬”。分班考核期间,另外两位导师点赞的几个节目,被他指出不足,引来不少选手甚至主持人的牢骚;首期节目结束,只有他暂时没有招到学员;班内小考阶段,他在喜剧理论课堂上无保留地“输出”六个小时的干货,可是学员们不怎么买账。
陈佩斯的发言属于直抒胸臆,没有配合节目组制造效果。对于“难堪”的局面,他也没去主动化解,而是坦然面对。他从自身的喜剧创作与实践经验出发,心平气和地向热爱喜剧表演的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道出优秀喜剧创作与表演的秘密所在:套用“戏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喜剧应该“追求逻辑,打破逻辑”,形成与生活的“差势”。

瞧这一家子|陈佩斯的“尴尬”里,有喜剧的真谛
文章插图
“喜剧是戏剧,是创造笑声的戏剧活动。”“剧是什么?人物、情节的冲突。现在没有放在冲突上,而是放在了才艺上。”“喜剧的点有些随意,不是很结结实实地从性格里、事件里去生成,想强调的包袱多了一些。”“不要忘了我们演的是什么,这是根儿。用最好的行为状态、创作状态来赢得观众的笑声,才是最好的。”
纵观陈佩斯在《金牌喜剧班》里的言论与表现,可谓标准严苛、态度严肃、理论严谨,充满真知灼见,体现大师风范。他看重包袱的效果,更在意全剧的结构。此种整体与局部兼顾、既观照社会又超越生活的创作要求,对大多数选手来说难度颇大。不过陈佩斯也没奢望他们能够马上领悟、消化他的肺腑之言,继而用于喜剧创作,他也是借助一部部作品,通过多年的摸索,才慢慢形成系统的喜剧理论。
当下的喜剧市场让人眼花缭乱,但绝大多数创作不值一提,称不上作品。它们或者被“凡尔赛”附体故作高姿并不好笑,或者追求粗俗“下三路”段子流于浅薄,或者像时下许多晚会小品般“悲头喜尾”,观众刚看开头便猜到结尾,真正的“人间喜剧”渐无位置。陈佩斯的喜剧,一直实实在在落地人间、扎根民间。
由他主演或导演的喜剧,无论是留在国民记忆深处的小品,还是影视剧、短片、话剧,多数以小人物、小视角窥大时代、大社会,贴近现实,贴合民生,讽刺的幽默笑料十足,悲悯的人文情怀深沉。精神气质层面,它们甚至与卓别林的电影相通,有“摩登时代”酸辣的“淘金记”,也有照耀“流浪汉”的“城市之光”,能让普通民众既开怀大笑又若有所思——他在《金牌喜剧班》抛出的“喜剧的起源,与痛苦有关”,说明好的喜剧,一定是笑中带泪、悲中见喜。
1979年,龙套演员陈佩斯首度挑大梁,主演了王好为执导的《瞧这一家子》。他塑造的话剧演员由于读书不多、学艺不精,闹出不少令观众会意的笑话。四年后王好为拍摄《夕照街》,又找他出演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他的口头禅“拜拜了,您呐”,一度成为全国流行语。
两部影片均以喜剧手法,描摹改革开放初期京城普通市民生活与精神面貌的变化,夹在《小街》《牧马人》《巴山夜雨》等一批追溯创痛的伤痕电影之中,显然属于异数。不过正是异类属性,让它们杀出重围,广获观众追捧,因为中国老百姓已经与欢笑好久不见。

瞧这一家子|陈佩斯的“尴尬”里,有喜剧的真谛
文章插图
《瞧这一家子》剧照
话说市井家常的两部影片让观众觉得真实有趣,还因陈佩斯所饰人物的父亲,均由他的父亲——我国已故知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出演。两人真实的父子关系搬到戏里,增加了锅碗瓢盆碰撞的质感,让喜剧矛盾更富生活气息。陈强与陈佩斯大概意识到了这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父子档乘胜追击,推出了包括《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帽经理》《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在内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伦理喜剧。
五部影片用对比、错位、反差等手法,制造出喜剧效果。爷儿俩围绕儿子参加高考、干个体户开店、赴深圳特区挣钱等事件,演绎传统父子关系的同时,也将父权解构,父亲的很多行动受制于儿子,不再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但父子身份的变化甚至对调,是放置在时代语境而非家庭内部探讨,很多时候是为了活得更有尊严、更为体面的不得不为,侧写出社会转型期的乱象和民生百态,颇具讽刺意味。《傻帽经理》中,儿子做“老板”父亲来“打工”,父子身份时不时就会颠倒,爷儿俩为了能让旅店正常运营,不被乱收费、乱罚款,都变成了“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