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 “董洁式”亲子角色颠倒,终将毁掉孩子的一生( 二 )


如果听到别人对他们的劝告,他们还会认为那是对他们人格的否定,而不是针对某一问题的谏言。
这种对事物的感受方式,让他们很容易罹患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各种心理疾病。
其三、孩子内心也会产生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不仅仅是个人内心的问题,还会影响一个人与他人接触的方式,其危害之一就是,当事者会变得不再信任他人。

《长不大的父母》 “董洁式”亲子角色颠倒,终将毁掉孩子的一生
文章插图
他们长大后,无论是在友情中还是爱情中,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爱。这就是所谓的“对爱抱有神经症需要”的问题。
比如,
如果对方不一直告诉他们“我爱你,好爱你,我喜欢你,好喜欢你”,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可即使前一天对方刚跟他们说过“我喜欢你”,如果第二天没有听到这句话,他们依旧会变得焦虑。
同样,即使第二天他们听到了对方的表白,第三天他们还是想听到对方说“我喜欢你”。
有的重度神经症患者如果没有每天听到“我喜欢你,真的好喜欢你”,就会大发雷霆。
问题是,即便当事人已经成人,他们儿时形成的疏远感、无力感、孤立感等情感也不容易消除。
即便他们与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们的心底也不会产生“我们”这一归属意识。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说,这种基本焦虑会妨碍人抒发自己真正的情感,与他人建立关系。如果无法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成长,人们心中就不会有“我们”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基本焦虑。
这是一种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和任何人都没有情感联系的感觉。
卡伦·霍妮曾进一步说,基本焦虑会妨碍人借由自发的情感与人产生联系。
也就是说,在“颠倒亲子角色”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并没有自发的情感。
带有严重的基本焦虑的人,无论获得的爱有多么强烈,都感觉不到自己“被爱着”。
其四,他们的内心将无比脆弱。
亲子角色颠倒的关系会让当事者在潜意识里,充斥着铺天盖地让人望而生畏的强烈敌意。
因为只有内心脆弱的人更容易受伤,也更容易对人心生敌意。
而且,即使没有内心脆弱这个原因,由于本身防备心很强,他们自然也更容易对他人带有敌意。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总之他们会在基本焦虑的基础上,在心中不断积攒新的敌意。
他们之所以会被心中的敌意如此束缚,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中而必须一味忍受。
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控的敌意渐渐在他们心底堆积成山。
如果说这世上有人的情况符合“所有人都不理解我”这一说法,那指的一定是被颠倒亲子角色、受尽父母欺凌的人。

《长不大的父母》 “董洁式”亲子角色颠倒,终将毁掉孩子的一生
文章插图
而这些被颠倒亲子角色的孩子,注定了他们今后的人生,将无法获得幸福。
03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戴着爱的面具的隐形施虑狂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就是在对孩子施加精神暴力,而且是完全隐形的精神暴力。
在生活中,受到职权骚扰的人,往往能够很明显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上司欺凌。但在“亲子角色颠倒”中被欺凌的人,往往并不自知。
有些神经症患者不会与他人产生联结,因此他会通过他所拥有的亲密关系,将不满显露出来。
《长不大的父母》 “董洁式”亲子角色颠倒,终将毁掉孩子的一生】那些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便是如此。

《长不大的父母》 “董洁式”亲子角色颠倒,终将毁掉孩子的一生
文章插图
他们在外面也很难和其他人产生心灵层面的联系,但这一点却能够通过亲子关系体现出来,也就是通过对孩子精神施暴的形式体现出来。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无法成就自我,故而心怀不满。出于这种不满的心态,他们便对孩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
可如果孩子并没有按照父母设想的那般去行动,父母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
于是,他们就将积攒至今的各种不满全部宣泄到孩子身上。
问题是精神暴力的施暴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精神暴力。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拒绝对方,在逼迫对方。
毕竟,这种欺凌行为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他们会摆出一张好人脸,逼迫对方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
总而言之,他们会控制对方,与此同时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
那是以美德为借口的“虐待”,是戴着爱的面具的“虐待”,而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真相。
04如何避免长不大的“内在的小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