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


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
文章图片

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
文章图片

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
文章图片

“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 , 曰淳维 。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 , 居于北边 , 随草畜牧而转移” 。 ——《史记》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 , 在古代有很多个朝代 , 都与一个叫做匈奴的游牧民族发生过战斗 , 这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 , 战斗力极其强悍 , 但是受限于生活环境 , 总是妄想在我国中原地区占领一片地方 。 而且这个民族在很多风俗习惯上 , 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差异 。 一些在我们看来有违伦理道德的事情 , 却被匈奴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 因此当时很多文人雅士都认为匈奴是一个未开化 , 而且十分野蛮的民族 。 在匈奴族群里 , 曾经有这么一个习俗:“父死娶母 , 兄死娶嫂” , 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
父死娶母 , 兄死娶嫂根据历史记载来看 , 匈奴是一个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游牧民族 , 从秦代起就与华夏族群冲突不断 , 最开始被秦始皇赶出黄河河套地区 , 在汉朝时又被霍去病一路杀入腹地 , 被迫撤退到漠北地区生活 。 而在这之后 , 匈奴开始于北方很多少数民族相互融合 , 扩大势力 , 企图与中原地区的势力进行抗衡 。
即使如此 , 这一套习俗依旧一直被保存着 。 父亲死后 , 儿子可以迎娶母亲 , 哥哥死后 , 弟弟可以迎娶嫂子 。 这要是放在当时的华夏文明里 , 肯定是要被戳脊梁骨骂死的事情 , 但在匈奴人眼里无比正常 。 因为匈奴人向来看中血统 ,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皇族 , 他们向来都是近亲结婚 , 就是为了保证匈奴的纯正血统不被破坏 。 他们视自己的血统为权利的象征 , 没有直系亲缘的人 , 是不能接手首领地位 , 这也是一种保护权利的做法 。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匈奴人眼里 , 并没有什么伦理道德 , 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姐妹之外 , 其他女人都是可以成为妻子的存在 。 而父王的那些妃子 , 以及兄长的妃子 , 都是外姓之人 , 但总归是皇室的人 , 父辈去世后 , 理应由下一辈接手这些女子 , 用来保证整个家族的血脉传承 。
违背常理的婚俗规【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什么有如此习俗?有何原因?】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 , 虽然女子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 但只要嫁为人妇的女子 , 都要遵守妇道 , 其中一条就表达 , 一个女人一辈子只能嫁一个丈夫 。 即使丈夫因故去世 , 那么女子就要守活寡 , 几乎没有改嫁的可能 。 除非丈夫下了休书 , 说明是被丈夫遗弃了 , 才能去改嫁 , 这被休的女人 , 一般也没人再取 。 被下休书意味着这个女子 , 被打上了不贤惠的烙印 。
而匈奴人却没有这一说 , 女人只是一种财产 , 是一种可以交易的东西 。 而且对于匈奴民族来说 , 不停地生育才能保证人口数量 。 古代的医疗条件非常差 , 即使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 , 也常常生好几个孩子 , 存活下来一两个 , 匈奴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 , 皇室想要保证自己的血统 , 这种继承妻子的方法 , 也能产下更多拥有皇室血统的后代 。
相似的战国婚俗根据《左传》中的一些记载来看 , 战国时期 , 因为社会混乱 , 战争不断 , 也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烝报婚” 。 这里的烝婚指的就是儿子娶后母 , 报婚指弟弟娶嫂子 。 此时出现这种婚俗 , 是因为是因为男权社会的影响 。 往往一国或者一家之主 , 娶来的女人也会是财产之一 , 这些当权的人死去后 , 他们的女人也被作为遗产之一被后人所继承 。 而这么做的意义就是 , 保证这个家族的权利始终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
如果不这么做 , 这些女子与其他人产下的后代 , 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这个家族的人 , 即使规定这种人不能继承家族产业 , 但总会有人心中憋着不满 , 如果在暗中做一些对家族不利的事情 , 就会让国家或者家族出现不稳定 , 而每一个掌握权力的人自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 所幸就直接规定死了 , 即使当权的人去世了 , 生前的女人也要被拥有同样血统的人继承 。 这样才能保证权力一直延续下去 。 现如今这种有违伦理道德婚俗 , 也随着匈奴民族的泯灭 , 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 人之所为人 , 就是因为有感情 , 有伦理道德的存在 , 否则又与动物有何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