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文/情感解语先生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本文插图
01.
为什么多数人做不到“厚脸皮”?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小的时候 , 在路上遇到长辈 , 父母说“叫阿姨呀” , 我们羞怯地躲在父母身后 , 偷偷地看着对方 , 那句“阿姨”始终不好意思说出口 。
读书的时候 ,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 , 我们明明知道答案 , 却不好意思举起手 , 反而低下头躲避老师的目光 。
再大一点的时候 , 我们遇上了喜欢的男孩或女孩 , 他们是那么美好 , 带着我们对于爱情和未来最好的幻想 , 我们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 只能看着他们远去 , 让他们成为“青春的遗憾” 。
其实 , 这些“不好意思”的根本原因 , 就是我们对事情本身有着很高的预期 , 却对自己有着很低的判断 。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本文插图
02.
和朋友聊了一个关于“脸皮”的话题 , 有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
“我真的很介意自己的感敏 , 因为敏感会让自己生活得太累了”
我和她是十几年的朋友 , 平时在朋友圈里不刷屏不罢休的她 , 甚至还会陆续的发送两条状态 , 只是时间一长 , 一旦没有朋友的点赞或者评论 , 她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说错了话 , 或是自己发的消息别人不感兴趣 。
接着她就会反复地审视着这条状态 , 最后果断选择删掉 , 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
以至于她后来朋友圈中的内容也只会设置成只许某人可见 。
平时在聊天的时候 , 她事先去问问对方“在不在”
当别人在线的时候 , 每当听到“干嘛”“有事吗”这样的词语时 , 总是以为是不是自己打扰到对方 。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本文插图
03.
特别是聊顺畅了一段时间后 , 对方没有回消息时 , 她总是会静静地等待着别人的回答 , 如果长时间对方并未回复消息 , 她就会主动的说“去忙吧 , 我就不打扰你了”作为掩盖自己尴尬的结束语 。
有天好奇问起了她原因 , 她只是淡淡地笑着说:“我总是觉得自己打扰别人的生活”
这样的回答真的挺令我心疼的 。
高度敏感使她慢慢地变得客气 , 懂事 , 可另一方面可也使她慢慢开始自我的封闭 。
似乎好多人都是如此 , 你能轻易地察觉到对方的神情的变化 , 也会在细小的语气中判读出对方的情绪 , 尤其是你在自己受到了委屈 , 哪怕是憋在心里会很难受时 , 也不会提出反驳 。
渐渐地 , 你就会发现 , 其实自己也有表达的欲望 , 但每一次都会因为多想一点 , 而失去了表达的权利 。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本文插图
04.
在这个社会中 , “面子”和成功相比 , 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 “厚脸皮”的人 , 会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 这是一种社会资本 , 可以给我们带来归属感 , 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 。
那我们要怎么变得“厚脸皮” , 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呢?
鬼谷子说 , “揣情者 , 必以其甚喜之时 , 往而极其欲也 。 ”
“厚脸皮”的学问 , 无疑就是放下偏见 , 揣摩现场环境 , 人物性格 , 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的时候 , 内心自然有足够的底气 , 展示自己 , 靠近别人 。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里 , “厚脸皮”明明就是个负面评价 , 但他们却能够掌握住局势 , 走向成功 。
要想生活过的更好,请“厚脸皮”
本文插图
06.
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一个敏感的人永远都不会是一个残忍的人 。
敏感 , 其实是一种常见情绪表达的方式 。
敏感的人容易被自身情绪所影响 , 同时也会被外界的情绪所影响 , 常常会对事情处理要求严苛 , 由于情绪波动过大 , 常常被误以为神经过敏 , 不合群 , 疑心病重 。
之前在面试员工时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类人 。
面试结束后 , 他们会对我说 , “我有点紧张 , 表现的不是太好 。 ”
然而 , 我真的没有发觉他的紧张 , 甚至一点都没有 , 只是他的敏感 , 才让自己觉得自己表现的不太好 。
敏感的人总是习惯把自己介意的事情 无限 的放大 , 从而掉 进 自己为自己虚构的事实里 。
其实脸皮薄的人更像是带着一双透视眼看待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