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纳兰明珠:虽是奸臣,却立3大奇功,康熙杀了索额图,为何不杀他( 三 )


三、你死我活的党争自从明珠公开支持康熙撤藩之后 , 康熙看明珠就越来越顺眼 。 康熙十四年 , 明珠被调为吏部尚书 , 当时三藩之乱正酣 , 明珠为康熙安排各地的人事 , 也是出了大力的 。 两年后 , 也就是索额图建议康熙杀明珠的第二年 , 康熙升任明珠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封太子太师 , 和索额图平起平坐 。
索额图越要打压明珠 , 康熙为了制衡索额图 , 就越提拔明珠 , 于是 , 接下来就有了著名的索明党争 。
康熙年间 , 议政王大臣会议衰微 , 军机处(雍正时期)也没有成立 。 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 , 索额图和明珠分别被称为“索相”和“明相” , 《清史稿·明珠传》记载:

(明珠)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 。
索额图性格桀骜 , 喜欢排挤异己 , 朝中一旦出现新人 , 索额图总喜欢率先拉拢对方 , 逼对方站在自己这边 , 若对方不同意 , 索额图便开始打压 。 而明珠性格谦和 , 是一个笑面虎 , 看到索额图打击谁 , 他就主动拉拢谁 。 于是 , 几年下来 , 明珠虽然是后来者 , 但势力不输给索额图 。 例如 , 索额图和李光地交好 , 而明珠和徐乾学交好 , 双方势均力敌 。
明珠和索额图把持朝政期间 , 整个朝堂 , 俨然分成两派 , 泾渭分明 。 两派官员相互弹劾 , 相互攻讦 , 相互倾轧 。 而明珠和索额图这两位大佬则藏在身后 , 不轻易留下把柄 。 所以 , 两人持续斗了十多年 , 是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僚 , 更是背后捅刀子的敌人 。
索明之争 , 除了争权夺利 , 还有一个核心的焦点 , 那就是皇储之争 。 史载:
索额图善事皇太子 , 而明珠反之 , 朝士有侍皇太子者 , 皆阴斥去 。
索额图家族是太子胤礽的母族 , 也是胤礽最大的助力 。 因此 , 索额图一派 , 大多是太子党 。 而明珠则反其道 , 凡是不支持太子的人 , 他都要揽入麾下 , 凡是支持太子的人 , 他都要暗中打压 。
两党相争 , 除了造成朝局混乱外 , 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 例如 , 康熙十六年 , 黄河泛滥 , 康熙命靳辅和于成龙二人治水 , 靳辅是治水大家 , 他主张治理上游 , 下游任由冲荡 。 于成龙则认为 , 下游的百姓也很重要 , 治水的目的不仅仅是治水 , 更是要安民 , 因此吵了起来 。 其实 , 二人一个是从“水”的观点出发 , 一个是从“民”的观点出发 , 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 明珠本来觉得于成龙说得有道理 , 但得知索额图和李光地有意支持于成龙 , 明珠于是转而拉拢靳辅 , 开始支持靳辅 , 导致治水方案两年未决 。
御史郭琇曾评价明珠:
“明珠对人柔颜甘语 , 百计款曲 , 而阴行鸷害 , 意毒谋险 。 ”
意思是 , 明珠平时待人非常圆滑 , 但背地里却非常阴狠 。
笔者认为 , 相比于索额图的桀骜 , 明珠这样的人 , 才是让人脊背发凉的 。
四、明珠的三功三过明珠从康熙十六年担任大学士 , 到康熙二十七年被罢黜 , 前后经历12年 , 12年间 , 明珠有三大功绩 , 三大罪过 。 其中 , 三大功绩 , 分别是平三藩、收台湾、御沙俄 。
明珠的第一大功劳是平三藩 , 上文已经提过 。
明珠的第二大功劳是收台湾 。 在收台湾这件大事上 , 明珠的作用非常关键 。 康熙二十年 , 台湾郑经(郑成功之子)病逝 , 康熙立即着手收复台湾 , 但当时康熙命福建总督姚启圣和福建巡抚吴兴祚合力攻台 , 这两人有时候意见不一致 。 明珠认为 , 收复台湾不是普通的剿匪 , 这是一场硬仗 , 必须由一个人来统一指挥 , 才能政出一处 , 康熙觉得十分有道理 , 改任福建提督施琅独自统兵 。 后来 , 施琅攻克台湾 , 明珠虽然未亲临战场 , 但功不可没 。
台湾收复之后 , 李光地、索额图等人认为应该“弃守” , 意思是台湾是不毛之地 , 每年还要朝廷倒贴银子 , 不如不要 。 而明珠则建议寸土必争 , 康熙听从明珠的建议 , 设立台湾府 , 隶属福建 。
明珠的第三大功劳是御沙俄 。 在清朝的北方 , 沙俄一直是心头大患 , 康熙二十一年 , 由明珠协调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打赢了雅克萨之战 , 成功促成了清朝和沙俄的谈判 , 虽然明珠没有参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 但没有明珠之前的铺垫 , 该条约很难促成 。
有人说 , 康熙帝一生雄才伟略 , 立下四大功绩 , 即平三藩、收台湾、御沙俄、征噶尔丹 。 这四大功绩 , 其中有三个都有明珠的直接参与 , 毫不夸张地说 , 若无明珠 , 康熙对应的三大功绩可能都会产生更多波折 。 所以 , 明珠不仅仅是权臣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