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考研成绩公布后,导师不比考生闲

考研人面对着初试分数内心忐忑不安 , 但导师们的心情也很复杂 。
(1)课题组需要人手
对于很多学校 , 导师的数量比学生多 , 能够找到一位得力的研究生 , 是导师的福分 。 上一届的研究生面临毕业 , 此刻的他们忙于论文和答辩 , 已经无心投入到具体的科研中了 。 这个时候 , 导师迫切希望实验室加入新的力量 。
许多导师手头有好几个研究的课题 , 研究生是课题的主力 。 所以在导师眼中 , 学生越多越好 , 能够多干活 , 尽快地推动课题的进展 , 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 一旦中间出现学生的断层 , 课题无法继续 , 导师就得亲自上阵 , 加上教学的任务和琐事 , 会严重影响课题进度 。

导师|考研成绩公布后,导师不比考生闲
文章图片
(2)导师要辨别学生情况
近年来 , 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 。 学生是弱势群体 , 导师也是高危职业 。 教育部严格规定哪些工作导师不得要求学生去做 , 对指导研究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但是导师和学生都是有个人区别的 , 学生怕遇到“变态”老师 , 老师也怕碰到“个性”学生 。
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下 , 导师也是胆战心惊 , 希望能够招到一位性格上活泼开朗、学术上积极奋进、人品上光明磊落的学生 。 因而在初试分数出来以后 , 导师们也翘首以盼 , 看看哪些可塑之才会进入到自己的课题组 , 成为自己学术上的左膀右臂 。
(3)导师要对学生有所取舍
考研的初试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 分数直接决定能否进入复试 。 而复试过程中 , 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 性格、应变能力、外语水平、毕业论文研究课题等 , 这些对导师了解学生至关重要 。
很多时候 , 一位导师会有多位学生提前联系 , 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录取 。 对于学生的情况 , 老师要全面了解 , 有所取舍 。 根据学生的分数、研究背景和学习经历 , 哪些你保推荐、哪些忍痛割爱 , 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 。
导师|考研成绩公布后,导师不比考生闲】选择研究生只是导师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 , 所以他们在了解和选取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会很多 , 因为有太多的项目申请、课题研究、合作交流、教学上课等 , 都要导师们亲力亲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