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3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中疾控专家分析免疫策略这样定

有消息称 , 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最快或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 一些防疫专家已将对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寄希望于疫苗问世 。 截至7月15日的世界卫生组织数据 , 全球已经有23种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此外还有140种疫苗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7月17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届群医学与公共卫生论坛上分析称 , 新冠疫苗上市之初的市场供应可能较紧张 。 国家层面在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免疫策略时 , 可能会考虑群体性和个性化的免疫策略 , 包括大流行接种、应急接种、旅行免疫、暴露前免疫和暴露后免疫在内的多种策略都可能会加以考虑 。

全球23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中疾控专家分析免疫策略这样定
文章图片
王华庆在介绍免疫策略 。

个性化的免疫策略有哪些?
疫苗的接种主要分为:个性化的免疫策略和群体性的免疫策略 。
其中 , 个性化的免疫策略可以分为常规免疫、查漏补种、旅行免疫、自费自愿免疫、暴露后免疫和暴露前免疫 。
常规免疫即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执行的免疫规划疫苗 , 通过保障措施 , 让所有人群都能够公平地接种上疫苗 。 王华庆认为 , “常规免疫”的实施 , 免费是非常重要的 。 查漏补种是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发现了迟种、漏种的儿童并为这部分人群实施的免疫策略 。
常态化防控下可给出入境人员采取旅行免疫策略
旅行免疫的主要考虑是把住国门关 , 防止国民出境入境后输入病毒 。
王华庆表示 ,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制定疫苗免疫策略时早期会考虑的一种策略 。 2014年 ,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中东、非洲发生的脊灰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 当时WHO就建议 , 有疫情国家人员出境时应接种疫苗;没有疫情的国家人员入境到疫情国家前也应该接种疫苗 。
值得关注的是 , 考虑到目前国内和国外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有较大差别 , “我们不能总是严防死守 , 总有一天需要走入正常状态 , 疫苗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 王华庆认为 , 未来在确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策略上 , 旅行免疫策略可以考虑进来 。
自费自愿免疫策略 , 也就是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或者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模式 。 一个疫苗在上市早期的时候 , 没有全人群的大量应用 , 往往需要经历自费自愿免疫策略的阶段 。
不过 , 王华庆也表示 , 自费自愿免疫策略往往无法达成比较高的疫苗接种率 , 群体免疫也就难以通过疫苗接种来实现 。 “要建立群体免疫 , 常规免疫是一个必要的策略 。 ”
群体免疫指 , 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病毒抗体时 ,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的传播 。 视病毒传染力度 , 一般需要80%~90%以上的人接种疫苗才可形成群体免疫 。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接人员可考虑暴露后免疫
暴露后免疫策略的经典例子是狂犬疫苗的接种 。 在猫狗咬伤抓伤后 , 需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 实际上 , 除了狂犬病之外 , 很多传染病都可以采取暴露后预防的策略 。
王华庆在报告中表示 , 比如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人 , 他们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暴露后免疫 , 这需要研究 。
新冠疫苗是否可以采取暴露后免疫?王华庆认为 , 这将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疫苗本身的特性 , 它是否可以很快产生免疫力;二是要考虑疾病的特征 , 比如疾病的潜伏期是否过短 , 以至于在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就已经发病 。 以流感为例 ,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只有2-4天 , 更短的可能一天就发病了 , 在这种情况下 , 疫苗刚接种完 , 流感病毒就已经发病了 , 疫苗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 。
此外 , 一些特殊的疫苗在预防之外 , 还有减轻症状的功能 , 未来的新冠疫苗是否有这样的作用 , 还需要研究 。
还有一种免疫策略是暴露前的免疫 。 以狂犬病为例 , 一些养狗者或者日常处理犬只的工作人员 , 他们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要比一般人高 , 他们就需要做暴露前的免疫 。分页标题
群体性的免疫策略有哪些?
群体性的免疫策略分为大流行疫苗接种、应急免疫、补充免疫、国家免疫日活动和扫荡免疫 。 王华庆认为 , 对于新冠病毒疫情 , 大流行疫苗接种、应急免疫或许是未来可考虑实施的免疫策略 。
大流行疫苗接种策略在十多年前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曾实施过 。 不过 , 王华庆认为 , 未来新冠疫苗若要实施大流行疫苗接种 , 和甲型H1N1疫苗在很多方面并不会完全一样 。

全球23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中疾控专家分析免疫策略这样定
文章图片
首先 , 甲型H1N1的疫苗上市比较快 , 这和传统的流感疫苗生产技术有很大关系 。 中国有很好的流感疫苗生产线 , 当时有10个厂家生产疫苗 , 这使得疫苗快速推向了市场 , 得到应用 。
其次 , 疾病本身也有差别 。 甲型H1N1流感一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流感 , 到后期它变成了一种季节性流感 , 科学家在60岁或65岁以上人群中检测到了抗体 , 说明这些人曾经感染过这种流感病毒 , 使得他们有免疫力 。
应急免疫策略指 , 在疫情出现社区爆发时实施应急接种 。 王华庆认为 , 一个地方有了聚集性的病例爆发 , 要控制住疫情 , 就可以采取应急免疫策略 。 此前 ,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埃博拉爆发时采取“环形免疫”策略 , 这实际上就是应急免疫的一种 , 通过这种策略不让疫情蔓延 。 王华庆表示 , 应急免疫策略能否用在新冠疫苗上 , 未来也可以考虑 。
大流行疫苗接种策略如何实施?
王华庆说 , 大流行疫苗接种策略(pandemic vaccination)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统筹对新发传染病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 。
世卫组织在实施大流行接种策略时设定了3个要考虑的主要目标:保护卫生健康系统和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完整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大流行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 。 “这三个指标未来在我们制定新冠疫苗免疫策略时可以去参考” , 王华庆说 。
王华庆解释 , 第一个指标主要是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人员 , 其中就包括医疗卫生系统 , 要在疫情应对中保证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转 , 保证他们能够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 , 这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是最重要的 。
第二个指标是围绕发病和死亡 , “减少死亡可能是更重要的 。 ”王华庆认为 , 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流行病学研究的精准定位 , 要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疫情大流行中 , 哪些人群病死率更高 , 哪些人群住院率更高?
第三个指标是考虑疫苗接种怎么样能够有助于减少社区传播 。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 , 一旦出现社区传播 , 要控制住难度非常大 。 社区传播的一个特点是传染源不清楚 。 这时候要控制社区传播 , 应急接种就要跟上 。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 , WHO和美国CDC的大流行疫苗接种策略有所不同 , 但都将孕妇放在疫苗接种人群的首位 。
王华庆解释 , 这是因为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 , 当年孕妇进入ICU病房的比例是普通人的10倍 。 进入ICU意味着更高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的增加 。
在上一次大流感免疫接种时 , WHO和美国CDC两家机构的免疫策略一个很大的不同是 , 美国CDC并未将65岁以上人群列入大流行疫苗接种人群 。 根据王华庆的说法 , 这是因为当时的监测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群对甲流有抗体保护 。 “免疫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 , 王华庆解释 ,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对疾病发展的认识变化 , 免疫策略也是不断完善的 。
全球23种新冠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据WHO截至7月15日的最新数据 , 全球已经有23种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其中 , 中国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有8种 , 占了近1/3 。
此外 , 全世界还有140种疫苗进入临床前研究 。
根据疫苗种类划分 , 23种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中 , 灭活疫苗有5种 , 非复制载体疫苗有3种 , RNA疫苗有5种 , DNA疫苗有4种 , 蛋白亚单位疫苗有5种 , 病毒样颗粒疫苗有1种 , 减毒活疫苗和复制载体疫苗目前尚未进入临床试验 。分页标题
中国公司研发的8种疫苗中 , 有4种是灭活疫苗(北京科兴、武汉生物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有1种RNA疫苗(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 , 2种蛋白亚单位疫苗(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三叶草生物制药) , 1种非复制载体疫苗(天津康希诺生物) 。
【全球23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中疾控专家分析免疫策略这样定】有3个疫苗已经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 , 分别来自北京科兴、英国阿斯利康和美国疫苗公司Moderna(还未开始招募) 。
王华庆在演讲中谈到 , 病毒导致的疫情大流行可能更急需新的疫苗技术应用 , 依靠新技术生产疫苗可能更快 , 传统的疫苗生产技术不一定能跟上疫情应对的步伐 。
“在免疫策略制定的时候 , 也要考虑疫苗的特性” , 王华庆说 , 传统技术的疫苗得到抗体是比较慢的 , 最快的速度可能也需要7天时间 , 一些新的细胞免疫技术可能可以更快地在细胞内得到表达 。 如果新技术确实可以更快产生免疫作用 , 那么将来用于应急接种和暴露后免疫 , 可能就需要考虑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疫苗 。
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策略会如何设计?
在大方向上 , “可能的做法是 , 围绕个性化免疫策略去考虑一些方法 , 围绕群体性免疫策略 , 再去考虑一些方法 。 ”王华庆说 。
到了要考虑制定具体策略的时候 , “我们先要确定目的 , 所谓策略是为实现目的而制定出来的一个方案的集合 。 ”王华庆说 。 这些目的就包括要减少爆发、减少死亡 , 保护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等等 。
王华庆表示 , 可以参考2009年甲流大流行时的目标来设计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 , 但也要对新冠肺炎这种新的疾病做进一步分析 , 可能还有别的想要实现的目标 , 根据这些目标来研究流行病学情况 , 再结合疫苗本身的相关特征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 “这是免疫策略制定的前提 。 ”
策略最后的实施还要考虑疫苗可及性的问题 。 疫苗上市初期 , 市场供应量可能达不到需求 。 “我们要考虑供应 , 考虑流通环节 , 考虑接种服务 , 将来要大规模接种的时候 , 可能还要设临时的接种单位 , 对临时接种人员做培训等等 , 这些后续实施的情况在前面制定策略的时候 , 也要考虑进去 。 ”王华庆说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吴斌 发自北京
编辑:宋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