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兴广兴里的前世今生:宽大庭院合围之后的视觉震撼

        半岛采访人员  张文艳
        离广兴里不远处,四方路与芝罘路路口,门牌是四方路10号甲,有一座黑瓦黄墙的江南风格建筑,虽然如今已所剩不多,无法体现当年四进大院的辉煌,但它曾经是三江会馆的历史,早已载入史册 。
        这座会馆的第一任会长,就是周宝山 。

广兴广兴里的前世今生:宽大庭院合围之后的视觉震撼
文章图片
        周宝山又名周季芳,浙江慈溪人,据他的孙子、原省计委主任周文彬告诉半岛采访人员说,祖父曾在上海当过学徒,“我母亲老家是山东邹平,外公家世代为官,后调到上海 。在这里认识了爷爷,两人谈话比较投机” 。成为莫逆之交后,两人决定亲上加亲,便给各自还不到十岁的儿女定下了娃娃亲 。此时的青岛,大鲍岛城市规模初具,曾就职于上海土产行的周宝山看到了商机,两家都搬到了青岛,“祖父买的房子据说就在三江会馆附近” 。利用在土产行所学的本领,周宝山自己开了家周锐记贸易商行 。也就是此时的发迹,让周宝山在青岛赚得盆满钵满,并跻身于青岛的头面人物,后荣升三江会馆第一任会长的宝座 。
        两位会长之间生意往来,这在富商中司空见惯 。周宝山看中的是古成章手里的土地,在购得房产和地块后,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其他三面(海泊路、易州路、高密路)临街建起了两层楼房,风格基本统一,四面合围,形成大院式建筑,也就是我们的主角广兴里 。
三面各设拱门入口,建筑根据路面之间的高度差,进行斜线取平,保证沿街的店面与街道保持平齐,建筑从院内看是三层,从马路上看变成了两层 。
        不同于三江会馆,广兴里没有延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特点,突出的是整齐和宽大 。这种西方建筑风与中国里院的融合,如今看来,仍不觉得违和 。
        广兴里的建筑设计风格在里院建筑中处于什么水平?金山先生告诉半岛采访人员,无论从建筑艺术价值还是建筑质量上来说,都处于中等线上,“青岛比较突出的里院建筑出自于章丘孟氏家族,胶州路和芝罘路路口的瑞蚨祥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院落代表了大鲍岛街区早期一种典型的建筑布局方式”,也就是“前铺后居”“下铺上居” 。
       在金山先生看来,“广兴里建筑立面塑造出一种朴素的形象,除了一层商铺入口和庭院拱门处用石块进行简单点缀外,以拉毛粉刷作为外墙面的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多余装饰,内侧庭院的木廊架,使用了最简单的斜撑” 。
        然而,它凭借方正宽大的中央庭院,在众多里院中脱颖而出,因为,它给予了每一位来访者强烈的视觉震撼 。这样的空间效果在老城区确实不多见 。金山先生说,设置这么大的院落应该是为了便于堆放货物或材料,“当时的广兴里主要是商铺和宿舍,楼下做生意,楼上临时住人” 。
【广兴广兴里的前世今生:宽大庭院合围之后的视觉震撼】       “在建筑档案中,仅能找到于1914年6月颁发的广兴里的施工许可,而主体验收与竣工验收的记录却无从寻觅 。施工许可颁发两个月之后,日本对德国宣战,并随即派海军封锁了胶州湾 。由此而言,广兴里的最终完成,也成为了德租时期大鲍岛的建设尾声” 。(《大鲍岛》)